聽雨心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唐力臣聽楊光欣這話哈哈哈哈地笑一陣,說,“楊兄這話說得在理,萬事萬物都有自身的規則,只有摸準了規則,很多看起來無解的事情,都會找到辦法。”
“唐兄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自身條件是基礎,但如果沒有外力的幫助,事情演變不一定會是推演中的結果。”
“楊兄練過拳吧。”
“小把式,算不得練拳。”
“很想跟楊兄比劃比劃,楊兄,哪天有時間我們搭搭手,你不會拒絕吧。”唐力臣好奇地看着楊光欣,覺得這個人跟一般大學生完全不同,像是在社會滾打多年。
“唐兄,對高鬥村的發展你有什麼想法?”討論這麼久,楊光欣也想聽聽唐力臣的想法,進而判斷這個人,以後與唐力臣的往來纔有一個分寸。
唐力臣又丟一支菸過來,想了好一陣,才說,“楊兄,高鬥村的發展短時間肯定是一籌莫展,問題是我們不能這樣等,因爲我們都不可能從長計議,花三年五年一步步來。要在一兩年內見效,我想不外乎三條路可走:
第一是辦工廠,找一些加工項目來做,將廠子安排在村裏,招人工來做事。僅僅人工費就可將村裏人均收入提高一大截,村裏再拿土地租用費、管理費、人工培訓費等等,村委會的收入也上去了,不過,這樣的操作顯然很容易戳破廠子運作背後的虧損。
第二是養殖業的發展,將整個村子作爲養殖場,開辦生態養殖。技術上可找相應專家來培訓和長期駐村指導;資金也可爭取到扶貧款項和對口扶貧單位,至於養殖的產出和銷售,渠道會有;這個項目的推進當然要論證,但不難看到,這樣一旦形成生態養殖基地之後,後續力還可維護下來。交通不便確實是一個切實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