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雨心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種綜合通訊稿件在市報都不是經常出現的,這一期報紙在二版用來三分之二的版面來刊載這一篇關於高嶺江鎮在自然災害面前所作的努力。
通篇報道並沒有捨生救人之類的東西吸引人,但各段文字之間,處處見到鄉鎮幹部如何爲人民羣衆之所想、急人民羣衆之所急,而且,用的都是細節內容或具備實名的村幹、羣衆的語句和描述,給人讀後一種完全信服的真實!
其中,幾處細節提到了楊光欣這個新人,雖然寥寥幾個字但卻給人非常深的印象,這些都是寫作技巧和文字功底。楊光欣配合記者用了兩天來完成這篇報道,除了資料準備詳細之外,在記者到來之前,他已經反覆推敲採訪細節和報道每一段落的文字,可算得上千錘百鍊之功。
王統拿到這份報紙,足足看了一個上午,因爲報道中雖很少提到王統本人,但烘托的卻是高嶺江鎮鎮政府的領導。
廖其文也反覆看了報紙,心情有點糟,主要是因爲執筆人之一是楊光欣,這個傢伙到高嶺江鎮之後,不斷地讓高嶺江鎮出現新的東西,在不斷地改變這個落後的小鎮,但偏偏這個人不爲他所用。
今後,會有什麼情況?不難預見,這篇通訊出來後,縣裏也會關注這個年輕人,會有領導提拔爲己所用吧。如此,以後他的前途會多一個不小的阻力,路更難走。
郭佔江也在讀這篇通訊,幾次想到王統書記面前卻,都忍住了。讀完通訊,給人印象最深的就三個人,王統、郭佔江和楊光欣。楊光欣的事蹟主要在記者的後記進行的補充,這個東西出來,也說明了報道執筆人楊光欣並不是在宣揚自己,而是宣傳高嶺江鎮全體幹部。
真正能夠引這篇通訊受益的人肯定不少,但受益最大的無疑是王統、郭佔江和楊光欣。這通訊稿展示的文筆和寫作功底,縣裏肯定會眼紅,很可能在幾天之後,就會有新消息,說不準將人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