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雨心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見小玉這段是的付出與努力,新聞寫作模式化比較明顯,只要摸清幾個套路,微調一下用詞,完全可在同樣的模子下裝不同的內容。新學寫稿子的,歧視只要按照楊光欣所說的辦法,絕對能夠在一二十天甚至更短的時間拿出像樣的稿件。
當然,要做到檔次更高的,那不僅是努力就可達到的,一篇真正有感染力的通訊稿,必須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等要素,個人的文學修養也必須是棒棒的。
基層做宣傳工作要求並不高,只要能夠上稿幾次,縣裏絕對或吸納這樣的人去做服務。
楊光欣坐到電腦前,小玉站在他身後,雙手捏着肩膀,輕輕地按摩、討好。楊光欣打開文檔,開始瀏覽。總計二千四百多字的一篇稿子,瀏覽之後,覺得內容是有了,不過,行文稚嫩,語句也多是記住平時新聞稿裏的語言。
這些語言記下來是好事,不過用在這篇稿子就不適合。小玉這篇稿子是以楊光欣爲主角,要反映一個在基層兢兢業業工作的幹部形象。稿子裏事蹟也有,細節也夠,但組合時很生硬,沒有太強的說服力,更沒有感染力。
但作爲第一篇稿子,楊光欣還是比較滿意的。因爲豆腐塊新聞稿和這種綜合性的通訊稿是兩回事,難度也提升十倍不止。
但還有一點就是,這篇稿子是小玉本人對楊光欣這個領導的個人感觀佔多數,放在高嶺江鎮或雙星縣而言,事蹟並不算突出,沒有典型意義更不具備代表性。
讀過後,仔細想了想,單純在原篇上刪、改,其實是沒有多少意義的。既要讓學員感覺到寫作是很辛苦的,又要讓她體會到努力之後有成效,這就有點挑戰性。
見楊光欣不說話,小玉也很擔心,這篇稿子,她雖說只用不到三個小時做出來,但覺得比較完美,甚至對照過之前讀過的通訊稿,覺得比那些都要稍微好一些。這時候,心中的信心一片片垮塌,臉都不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