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雨心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縣長相信老弟的才幹,也明白這個工作的難度,盡力而爲,成了是大好事,沒做成,也不是老弟的問題。就借用一段時間而已,我相信老弟必有自己的主見。”
“多謝劉哥。”楊光欣知道這時候謙虛也沒用,不過,話已經說清楚,到時候要怎麼樣也沒太大關係。
劉韜對申遺的工作了解也只是大體情況,知道申遺小組這一年多的努力,跑了不少村鎮。時常住在農村,轉移找年紀大的人來蒐集資料。山歌這東西有傳承的曲調,但要說主歌還得找一些歌王纔有。
近幾十年,國人上下都在開放,也都在盡力將傳承的東西遺忘、批判和消滅,特別一些公知、資本媒體更是別有用心,將國內整個思想領域、價值觀念、道德風尚,攪得像一鍋爛粥。
年輕人對老祖宗留下的東西都厭棄了,想要搜找材料,必須找老一代人,如此,也讓資料的搜找增加很大困難。不過,縣裏對申遺工作很重視,縣長親自過問幾次。小組的人也不敢絲毫懈怠,哪怕上交材料幾次都被打回來。
楊光欣從小生活在江柳市,對雙星縣這邊充滿地域限定的山歌和調子,都沒什麼瞭解。在高嶺江鎮,石孝等人下村到野外山谷,偶爾也會來兩嗓子,楊光欣並不覺得新奇。
因爲不僅在高嶺江鎮有山歌,但凡在影視裏表現民俗的都會出現山歌,這些山歌經過改編後,已經脫離最初的那種味道,更容易傳播和被外人接受。
當然,這樣的山歌甚至成爲一種產品,對楊光欣而言,確實沒有什麼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