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雨心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說到底還是人的精神因素,人的追求當淪爲物質的奴隸,精神空虛,有再多的物質都無法激發出各種的熱情,激發出那奉獻的光芒。
今天我們討論我先學校硬件設施建設,我的意見是學校硬件要不要,肯定要,但更重要的是對教育體系進行精神家園的重建。或許,投入幾個億建好校園,但教學的水準並沒因此提升,以後我們如何寫這個總結?我的發言結束,請領導們批評指正。”
楊理的說法其實似是而非,卻也是一種常見的說法,外人對教育戰線最多的就是所謂“光輝”“高尚”“奉獻”“蠟燭”“渡船”等等,道德的鎖鏈將這裏面普通的人羣完全道德化,而忽略作爲教師的實際個體的屬性,他們也要生活、也有身體、也有需求、也有情緒和家人。
“楊部長說得好,一針見血指出了目前我縣教育戰線最大的弊病,目前我們工作一直忽略的地方。”張繼等楊理放下手中的茶杯,隨後接過話題,“這是來自老革命敲響的警鐘,值得每一個領導幹部自我反思。教體局那邊更要深入地做好教師個人的管理和工作作風的整頓。
至於今天討論的學校建設工作,我覺得必須有所側重,不能一窩蜂地上項目。學校的用房不是危房,評估之後可繼續使用,夠用的學校不能盲目地上項目。當然,縣城要新建幾所學校,要搬遷縣一中,如果論證過必要那就必須建設好。”張繼說。
“張書記的觀點我非常贊同,這裏我插一句話,張書記,沒問題吧。”胡俊說,等張繼笑着點頭後,又說,“張書記強調的學校並非所有的樓都是危房,我想問問,目前教體局所做的規劃建設有沒有考慮現有教學用房的容量?謝謝,張書記,您繼續。”
“胡縣長提得好,縣裏申報的學校建設項目是以什麼爲前提?現有的並不是危房有沒有考慮在其中?如果將現有可用的用房廢棄掉,一味重新建新樓,這是巨大的浪費。是絕對不允許的,書記,我提議可將這樣的建設規劃項目轉移到縣裏最急需建設的項目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