弼老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嗯,您老身體看起來確實挺硬朗的。”
一個問話結束,標題就有了:正能量!七旬老人給年輕人讓座,稱上班族辛苦。
寫完標題後,啪,朋友圈發出去,正能量也傳播了出去。
“老伯伯,您老是京城人嗎?”又一個男子向鴨舌帽老頭問道。此子也拍了幾張照片,準備發微博,內容編好,同樣還是差一個標題。
“對,京城人,地道京城人。”鴨舌帽老頭說道,然後問:“聽你口音,雖然是西關地頭溝片區的腔,但還是有些魯省的味兒,如果我沒猜錯,你老家是魯省那邊的吧?”
“魯省是我爸老家,不是我老家。我媽是京城的,所以我和你一樣是地道京城人,京籍京戶哦。”
優越感,對,就是優越感。京籍京戶作爲相親“食物鏈”的頂端,人家有理由有優越感。
同樣的一通對話後,小夥子的微博標題也有了:不愧天子腳下首善之地,皇城老人就是高素質,地鐵車廂不和年輕人搶座。
就連陸飛同學都不甘落後的發了一個微博出去:老人倡議給年輕人讓座,感動背後尷尬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