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家老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君再這場戲份中,表現的很好,但是卻有點太過自然,自然得讓人心底出戏,好像就是理所當然似的。後來,張導想通了。因爲他們都用這個時代的眼光看這種糾葛的,所以周君的表現大家覺得很正常。
可是,在張導看來,那個時代的人對待愛情本身就很迷茫,更別談一下子得到兩個女人的喜歡,更會讓人惶恐,而不是在內心竊喜。再加上時代的約束,物質生活的匱乏,人的自信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所以說,周君表現的正常放到現在很好,可是放到那個時代就有點格格不入。於是兩人開始商量如何表現在特定時代下的矛盾性。
幾乎是聊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兩人卻都是精神飽滿地投入到了拍攝當中。這讓劇組的人都感慨兩個都是鐵人。找準了關鍵點,周君再接下來的表演中,去除了現代人面對感情的觀念,把自己的感受完全放在了七十年代的時光裏。
這一次好多了,但還需要繼續加強。一連拍了整整一天,這一個戲份纔算是過了。之後,戲份加快了很多,周君表演的很自如,完全演出了那個時代年輕人在面對各種生活難題時的彷徨、矛盾、痛苦,但又極爲堅強的面對。
不過,隨後隨着年齡跨度上的改變,困難再次出現。三十歲都還少,可快要周君最後戲份上,年齡段幾乎都在四五十歲,內容不多,但需要表演的地方卻是很多。
那種飽經風霜的神態、動作和眼神,周君一連拍了三天都沒有拍出應有的那種感覺。無奈之下,只好暫停,拍攝其他演員的戲份。
爲了拍好這段戲,張導特地找來了波叔。這位在大叔歲數成名的男演員,對於中年人的演法可謂非常的熟稔。
波叔親自和周君講戲,說一些他演大叔時的方法和融入的心態,對周君幫助很多。在波叔親自的指點下,周君終於能偶駕馭這樣一個四十多歲的人的特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