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憤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懷風常年在深山修行,多與野獸飛禽爭鬥奪食,所以殺戮的事情他經歷的很多。尤其是小時候,對世界的認識簡直和野獸無異,只有爭奪、殺戮,你死我活。當他的師父發現了這個情況後,及時地給他開辦了國學課程,這才讓李懷風慢慢懂得了,什麼是禮、什麼是德、什麼是仁、什麼是義、什麼是忠、什麼是愛……。
李懷風是個天才,也許。
在深山的他,只能通過一些古老書籍,瞭解古人的禮節和情操,他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有點孤立存在的趕腳。也就是說,這些知識和品德,只是他的技能,他無法和別人施展。他總不能和野豬、豹子以禮相待,或者是義結金蘭吧?
師父再次發現了問題,於是他們每年都會在城市生活一個月以上。李懷風的師父高瞻遠矚,他知道,李懷風不是自己的奴隸,自己不能無限制地要求他修煉,爲自己修復魂魄,而不顧及他的未來。
李懷風遲早要走出深山,融入社會,和這個花花世界發生碰撞。如果他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不懂得如何和其他人類相處,那麼李懷風就會與這個世界上有嚴重的剝離感,他將一生孤單、困苦,難以融入大衆,他的一身本事將會變成一場災難。
於是,李懷風漸漸地每年都期待着能夠進城生活的那段時光,就像一些普通孩子過年的時候期待放寒假一樣。
師父看在眼裏,知道了這個孩子的求知慾,和與社會接觸的慾望是十分強烈的,只是一心爲了給自己鑄魂,而隱忍不說而已。
師徒兩人,像是苦行僧一般進行着艱苦的修行,一邊惺惺相惜,相互溫暖……。
而此時的李懷風已經長大了,已經不是那個盼着去城市裏過活,想辦法偷喫一些零食的半大孩子了。他知道這個世界的規則,人死了不同於山裏的野豬、豹子,人死了是要有說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