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喝湯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八十四章玉妹妹去了
自從青兒出生後,蘇子玉便臥牀不起,而且一天比一天消瘦。每日只進食一些湯藥和流食,這可把小天心疼壞了。想盡各種辦法醫治蘇子玉都無濟於事,整日守着蘇子玉愁眉不展。
這天蘇子玉醒來後,談話中告知小天這一切都是命數。這才引起小天會議起求子過程中遇到的小和尚。一時間竟然呆在那裏。
捨得之間,人類生活習慣一直都是在捨得之間權衡與抉擇,總是取向利益更大的而得,從利用價值方面來權衡,進而判斷舍與得。
佛家更是灌輸舍即是得,得即是舍的辯證論斷。佛家的智慧廣奧無窮,幾乎難以參透,更是在那朦朦朧朧間點開一絲亮光,引世人自己去參去悟,然唯有上等根器之人才能將深奧的佛法看成簡,就算有上上根器,沒有經歷一番紅塵歷練,本心也是依舊障礙,只有在苦海中覺醒,才能明白智慧的真諦,領悟那本就存在的無上奧妙,一切皆心。
一般人終其一生都在文字裏面轉悠,被自己的所思所想所障礙,用文字來解讀文字,本身就是一種謬誤。
傳世經典全都是在用文字流傳,可是真正的本意只有用心才能毫無障礙的全盤接納。心有靈犀一點通,此刻絲毫不需要任何語言和文字,然而心就已經相通,相知。
事情本來就那樣簡單,可是人類從文明開化到如今卻依然玩弄着文字遊戲,並且在智慧的海洋裏屢屢翻船,所以歷史上纔會有很多智人,不斷的探尋生命的真意,不斷的思考人生的意義。然而登臨頂峯者,唯有苦海回頭人。退一步海闊天空,退步原來是向前,如此簡單的瞬間頓悟,不僅爲智慧留下來光明的種子。好壞善惡是非,本無差別,只是因人而異,因不同的利益而相對成爲好壞善惡,在捨得之間,同樣的道理,原來舍就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