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睢水 (第6/9頁)
作者二三子行不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或許也是保存實力,反正打的非常疲軟。
一個傳統霸主,一個新銳強國,最終吳地發現,實際上雙方勢均力敵,比起有楚霸王之威的吳王夫差。
趙鞅這個奠定三晉,版圖最多的趙國基業的趙簡子。別看後來知瑤囂張的不要不要的,但比起綜合實力,趙氏在趙鞅手裏就是最強的,但也就是因爲太強了,結果晉公爲首的王室倒向了次強知家,就連魏氏和韓氏都選擇聯手打壓趙氏,等趙氏被重創以後,他們又聯手趙氏把下一個最囂張的,最強的知氏給滅口了。這裏面都是濃厚的陰謀,一種叫做“平衡”的東西一直在晉國存在着。比起齊國陳家一家獨大不同,在晉國是五方勢力角逐。
而此時晉國就在趙鞅這個鐵腕強人領導下,維護晉國的霸主地位。
吳地知道不同於趙鞅前一任,被他滅族了的範鞅,就不怎麼估計體面。
當年吳王闔閭爲什麼能輕而易舉的成爲中原霸主,有一個關鍵點就在於當時執政的範鞅主持了昭陵會盟。這一次打着“爲蔡昭侯報仇”的旗號組織了18國反楚,結果雷聲大雨點小不說,還只是範氏一家子獲得了好處,其他的都倒黴了,這個時候,也就是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出場了。
在中原18國目瞪口呆下,吳國三萬大軍把讓晉國畏懼的楚國打趴下。從此闔閭成爲沒有爭議的霸主,就連晉國都不敢招惹。要知道整個周朝,晉國楚國輪流稱霸,他們兩個不斷兼併弱小,面積最大不說,就連人口也是最多,全天下人口千萬,兩國就據有了近一半。正是如此,只有他們一半人口,還不到一半土地的齊國,秦國,甚至吳國都只能“偶爾”稱霸。就在於綜合實力不足。
按照吳地估算,近五百萬人口,晉國,楚國各分一半,那也是2個半的吳國實力。兩國聯合就是五倍於吳國的實力。這個差距就好像越國和吳國的實力,相當懸殊。
十年前能一手主導滅了中行氏,和範氏的趙鞅絕非等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