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淮北郡 (第4/6頁)
作者二三子行不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果然,當夜魏曼多就和知申迅速展開合作,一點看不出不久前還爲了許昌撕破臉。這纔是高級政客的本事。次日晉國就分成四股迅速撤回晉國,趙軍迅速北上晉陽,趕緊去抵抗東胡劫掠去了,魏軍和知軍也急忙殺入河西,準備好自恃武力甚高的公子剌決一死戰。
而悠然返回吳國的吳地很快就發現,淮南郡實在是太大了,新的了三個縣,怎麼的都要弄一下。
來到壽春,吳地一提出,將淮河北岸五縣,包括宿縣,蒙城,阜陽,息縣,州來(遷到靈璧一代),人口近兩萬戶,再加上新設立的毫邑,淮北,永城,三個縣作爲屏障,至於蕭城和碭山都併入了徐郡,蕭城和蕭邑合兵爲西部蕭縣,碭山設縣一位徐郡西北門戶。
這樣徐郡就是十個縣,人口也不再是兩萬戶,而是變成近三萬戶。
作爲接受重地,蕭蔘可不是蠢貨,怎麼的都得給自己留點得力的人口,自然那些不團結在它周邊的,都是麻煩都給莫夷那個蠻子拉去會稽最好。
最終張道衍也堅持道“設立淮北郡專門負責防範宋國報復,很有必要”。
最終吳地堅持設立淮北郡以後,淮南一分爲二,加上南遷的宋人,以及淮南郡招募蔡國陳國楚國由於天災湧入的大量難民,總人口高達六萬戶,可惜,永城,毫邑的等地人口早就被蕭靖遷走了。最終新設定淮北郡也就兩萬戶,八個縣而已。淮南郡高達四萬戶,13個縣。
三郡都屬於徐承管轄的中軍都督府節制。自然只是軍事上的。但吳地最終讓他負責調節分郡事宜。
卓文兵也沒有多麼不高興,因爲吳地看中壽春戰略位置,認爲吳國如果想爭霸中原,必須從南京金陵遷入壽春,於是把壽春升級爲“中都”。他除了淮南郡守還多了一個“中都留守”的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