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楚越之戰 (第2/5頁)
作者二三子行不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越國和楚國的大戰,以及隨後的事情,吳地並不關心,或者說只要不來招惹他,他非常願意安居樂業的過着自己的小日子,如果需要領土,他不介意學 秦始皇,直接把嶺南征服了。雖然開發起來非常緩慢,但畢竟不需要死太多人。
更何況吳地只是一個屌絲,雖然攻滅莒國,郯國,讓他很興奮,攻滅越國讓他大爲安心,那麼攻佔楚國東部和洗劫宋國,那都是他爲了吳國安全必須的行動。他需要一個安全距離。沒有人喜歡鄰居敵視我,還強的過分的存在!
有了這些以後,吳地進取心真心不太重,尤其是國內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時期。雖然時常有種渴望建功立業的衝動,可是最終想着現在的好日子得來不易,於是他果斷休養生息。
離開太倉港的他改良了海船,但最終能否讓海船越造越大,越來越厲害,那不是他決定的,也不是工匠決定的,而是有沒有錢決定的。沒錢,大船就沒有,難怪吳地會鼓勵兩家殖民公司直接去搶劫了。不然這個無底洞,他也沒有那麼多錢投進去。海軍和貿易註定了是高風險,高投入,高收益的行業。
抵達靖江以後,吳地改成騎馬沿着長江西進。那倒不是有什麼人要刺殺他,而是他想領略一下他治理下的吳國。
雖然不說是什麼沒有壓迫,沒有奴役的世代,但不可否認,由於他的帶頭努力,基本維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整個吳國還處於一直非常積極向上的風氣,文風雖然不算鼎盛,可是武風風氣確實非常濃郁,而如今有了大量宋國讀書人加盟以後,大量大學,中學,小學開課以後,吳國識字率必然會領先諸侯,而不是像以前那樣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文盲的大悲劇。
可以說這個時代只要認得三千字,基本上都有做官能力了。只因爲更多人大字不識一個。所謂科舉也由於文盲普遍,基本上沒辦法進行。
一行兩千人路過一家驛站,吳國的驛站很有意思,他是採取承包制度,他既是酒店,也是客棧,還是飯店,更是茶館,職能非常多。這些承包的驛站,往往可以經驗自己生意的同時還需要有賠償的協助養馬等行爲,一旦換馬,那馬匹也都是政府的,交給他們養着,每個月給錢,一般採取免稅頂替養馬消耗。自然路過藉助官僚都需要付錢,不給也沒事,那就露宿街頭把。
吳地有錢,很快要了幾框饅頭包子,自己和車候,樊虎,談義,屠驕四大錦衣衛大當頭一桌,喫着麪條。有意思的是,這些東西,還都是吳地搞出來的,只因爲他太不習慣天天小麥只能拿來熬粥喝,想想也可怕。於是發明磨面石臺以後,老天保佑,小麥飲食終於可以變得稍微豐厚一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