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憲法 (第1/4頁)
作者二三子行不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09章憲法
攤丁入畝就是廢除束縛人口暴漲的一個源頭--人頭稅,哪怕是未成年的小孩,也有這種稅收,必然導致老百姓不敢生小孩,害怕負擔一筆巨大稅收,爲了吳國人口增長,吳地也需要把他廢除。
“人頭稅必須廢除,但可以保留按照收入徵收個人稅,它不同於人頭稅,沒有經濟來源的婦女小孩是不需要納稅的。他只針對有財富的人。窮人原本就沒錢,再找他們要錢,那就是逼死他們,就是想讓他們造反,這不符合我國穩定大局。所以我們需要對準有錢人進行收稅,不能 讓他們越來越富有,政府稅收就是劫富濟貧,”吳地的話把稅收本質說清楚了。他爲什麼收稅,那就是需要抑制越來越有錢的商人,地主交出部分財富,不然他們敢把吳國絕大部分土地買下了,造成更多人流離失所。
那麼只有讓他們沒那麼多錢,他纔會乖乖安分守己。
官紳一體納糧也是如此,不能形成一種稅收特權階層,那樣會讓很多人都把土地掛在這些官紳名義下,只爲了躲避稅收繳納。而官紳也可以藉此壯大實力,形成地方豪強。
吳地的話一說,沒人敢反對,因爲吳國百年崛起就是建立在強權和集權上面,豪強最終下場都是悲劇。
王孫雒道“既然如此,那麼就這麼辦,不過,這標準如何”。
吳地道“太傅以爲列”。計然道“如果按照這種藏富於民的原則,農業稅應該按照收成十分之一繳納,最好。但是收稅的時候,國庫最好把繳納的銅錢買入糧食入庫。現在國庫並不缺銅錢,甚至由於南洋等地礦產湧入,貨幣隱有貶值趨勢,以前銀幣剛出來時候,一銀元可以換六百錢,如今已經不到五百,以後甚至會是四百,這固然是金幣銀幣(兩者古代長期維持1:10兌換比例)大量湧入造成,但也表明一個情況,我們不缺錢,但缺糧食,而老百姓手上太多糧食並不需要,留下一年喫的已經備荒糧食,就足夠了,剩下的都可以賣給國家。國家可以低於市價買入,也省了他們運輸費用,實際上加上運費,他們還是按照市價賣給了政府。他們可以拿錢去買其他更多需要的用具。而我們也可以儲備大量糧草”。
計然條理清楚。吳地點頭“十稅一,不過分,尤其是我們有了南洋這個金庫以後,加上壟斷鑄幣權和食鹽買賣,基本上不會爲錢財擔憂。孤覺得此時甚好”。
王孫雒道“那戶稅如何設定”。吳地道“太傅一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