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再起風波2 (第5/5頁)
作者二三子行不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看着呼嘯而入,喊殺聲不斷地帶着吳語腔調,也讓他氣憤不已。吳國人,吳國人的勢力都深入到宛郡了嗎。”
葉公高走了,張道衍迅速佔據宛城。然後分兵佔據宛郡各地以後,他就強迫羋燕割讓“曾邑,道邑,稷邑,應邑等四個大邑,和魯陽,舞陽,唐城,隨邑等割讓給吳國,徐承很快調集兩萬汝南郡兵佔據宛郡方城以東各大城邑,尤其是隨邑,由於內戰,這裏很輕易就被徐承派去的三千人佔據。
徐承控制了這些地方以後,張道衍鬆了口氣,這堪稱一口氣喫成胖子的典型。整個河南楚國地區,人口密集,高達四五十萬,堪稱奪去兩地就有半個楚國了。作爲前任汝南郡郡守,一直面積狹小人口稀少,立即就被這一次大規模擴充佔據了。
這時候張道衍做了兩件事,那就是他把那羣白地士兵,也是最忠誠羋燕的部隊,移交給了廬江郡守馬孫成,讓後讓他們“錦衣返鄉”。羋燕沒了這羣家鄉在吳國的士兵支持,立馬就成了光桿司令。
解散了羋燕的親兵,這是第一,隨後,他就解散了宛郡郡兵。讓他的兩萬吳國禁軍和三萬陳蔡聯軍一直控制整個宛郡,也就是後來的南陽市一塊。
這裏要土地有土地,要人口有人口,最關鍵還有北路西路東路依山傍水的天險,唯一沒天險,一馬平川的就是南面應對襄陽一帶。歷史上楚國靠着宛郡可把中原各國擋在北方強國多年,最終還是被人屠白起破了這個金身。
你說意外的得了這裏的張道衍怎麼可能在離開。是的他就盤踞在這裏,不斷地換上吳國的官僚,不斷上通過賑濟百姓獲取人心。白公勝弄得人心盡失,他正好抓住機會收攏起來。兩郡幾十萬人口,足夠安撫他這次極力出兵的需求了。他滿足了。兩萬禁軍和八萬中軍三軍兵馬一列排開。要想在輕易從他手中奪去,那就不那麼容易了。他還在謀劃着,等羋燕的而價值榨乾了,等兩郡局面穩住了。呵呵。他也就沒價值了。自然佔據這裏壞處就是,吳國一直不和晉國交界的良好局面不再有了。從此以後,吳國不得不取代楚國,面對晉國巨大壓力。
可惜他很想從兩郡擴大兵源,最終卻發現,這是徒勞,這有點像夫差泗水之戰前的吳國,壯丁大量損失,國力疲憊,民間怨聲載道。可以說如果今年不能有所產出,百姓天災不能緩解。呵呵吳國也未必能站穩。
張道衍不着急,現在他佔據着主動,他可以慢慢的看着,葉公高,楚惠王,申包胥,和石乞大軍對抗,還有虎視眈眈北上的勾踐三萬大軍。他不知道最後誰會勝利,但是自己肯定不會輸。因爲他已經佔據了兩個大郡(西汝南郡都足夠在設立一個郡了),自然他對吳地大軍還是很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