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風的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多年以後重新鑑定確認爲乾隆孝粉真品,一對兒的價格也漲到了百萬之上,若是玉質好的話2014年曾拍出過單瓶118萬多。如果是一對只怕還要翻三番。李墨不想引人注意,所以立刻看下一個。
下一張桌上是一個天青釉的筆洗,品相相當不錯,價值該當在八千左右,然後是一把清朝的黃楊木太師椅,這東西要是一對兒,五萬八萬都可能,但只有一把嘛也就值個一萬出頭。
再接下來是一套民國高仿的瓷器,仿的是“大清雍正年制”的制式,因爲是高仿,又是一套,所以雖然年頭最短,價值反倒最高,估值當在兩萬左右,這也是這種小型拍賣會的尷尬之處。
最後,本次拍賣會的壓軸物件,就是那臺酸枝劉的小型座屏。酸枝劉是晚清木藝巨匠,專擅以酸枝木爲材料,精做各種傢俱。因此稱爲酸枝劉,他的傳人及弟子衆多,作品也有大量傳世。
不過他小型座屏傳世極少,所以價格不菲,前世他的一個後代爲了炒作自己是正宗傳人,特意收集了酸枝劉一整套的木藝傢俱,然後把其中一件拿出來拍賣,讓自己安排的托兒來拍走,接着自己出面花大價錢把它再買回來。
這樣既造成了自己名門之後的影響力,又無形中提高了酸枝劉作品的價位,怎料那個托兒回家之後,看出劉家竟然錯拿了價值最高的這臺座屏,臨時改了主意,打算將它據爲己有,劉家傳人只好打掉大牙往肚子裏咽,出巨資買了回來。
後來這位劉家傳人因爲詐騙被抓,這些齷齪事才由一位收藏大家在一個鑑寶節目中講述出來,所以說現在這臺座屏,設定的拍價只有區區三萬塊,而因爲規模的關係,沒有真正的行家到場,所以直到拍賣結束,都沒有人發現這個問題。
李墨需要做的,就是以高於那個托兒的價格拿下這臺座屏,反正前世他是拍下之後回家才發現了問題,所以不必擔心他會先有察覺。退一萬步講,他也未必能帶那麼多錢,李墨可是帶了十幾萬。
看看到了九點,來的人也已經不少,本次拍賣的主持者,也就是博物館副館長,講了幾句場面話,開始落槌競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