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前往殯儀館弔唁姜維的人特別多,其中不僅有漢族的,還有哈薩克族、回族、俄羅斯族、錫伯族、達斡爾族等其他民族的;不僅有他的親朋好友和同事,還有很多讓他的親戚覺得很陌生的老人、殘疾人和未成年的學生。杜怡奇和宣傳部長就問這些人是幹什麼的,無非是賣冰棍、賣水果、撿垃圾、修皮鞋的“弱勢人羣”……
他們怎麼會來呢?
這顯然是一個特殊的葬禮。一個既不是名人也不是“貴人”的普通人,一個罹遭山洪而意外身亡的小夥子,究竟爲什麼能得到這麼多人的關注、尊敬、懷念和厚待?
郵政公司的黨委書記給姜維做了悼詞:“姜維生前是郵政公司邊城分公司員工,2001年2月18日,是姜維一生中最快樂最難忘的一天,經過努力他終於成爲郵政公司的一員。他主動申請到偏遠的農村牧場從事郵政工作,給大家演繹了現實生活版《那山那人那狗》。在茫茫戈壁上,他和他的隊友們頂着炎炎烈日,走村串戶,爲各族少數民族同胞送去……”
杜怡奇的心裏頓時震憾了。
宣傳部長以職業的敏銳對杜怡奇說:“杜書記,看來姜維的背後真的藏着故事,我們下去再深挖細挖,仔細整理。”
“要做好蒐集整理工作,要實事求是,既不要誇張、渲染,也不要弄那種高大全式,立不住的英雄人物。”
“放心吧,杜書記。”
“人走了,要還人家一個公道,旗不能倒,要樹天地正氣。”杜怡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