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冷的沐小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從她在父母的懷裏,雖然面對炮火依舊幸福地笑,到目睹親人一個個死去的每一個讓人揪心的瞬間,再到現在,孤苦伶仃一個人站在墳堆,面對黑夜微笑。
這一套照片已經記錄了一個普通家庭在戰火中所遭受到的毀滅性打擊。
“你是惡魔!惡魔!”格桑的憎恨從身後傳來,肖爾克的鼻翼扇了扇,淚水滑落了下來。這恐怕是一個戰地記者最無助的時刻吧,都說記者是無冕之王,可面對千千萬萬個格桑卻無能爲力。雖然拍下了格桑的故事,一旦發佈很容易震驚衆人,讓他們都關注這一片戰火紛飛的地方。
可是,戰爭會停止嗎?
戰爭若不能因爲記者的鏡頭而停止,那肖爾克們的價值又在哪裏呢?
“你爲什麼要拍一個黑人,你找一個白人小孩拍攝會更好。”當時,當第一張照片遞給雜誌社的時候,總編如是說。現代戰爭中,能引起大家同情的孩子的照片,白人居多。這種種族歧視其實存在在很多人的心中。
就好像你想起公主,公主是金髮白膚,想起王子,王子瀟灑倜儻。想起土匪,人們更願意相信土匪叫狗子,麻子,不願意相信他居然叫逸之。
白人小孩所得到的同情比黑人小孩要多得多。
肖爾克沒說話,只是繼續跟着格桑的故事,花錢請她身邊的人隨時提供信息,只可惜的是,每一次的信息雖然及時,拍到的卻都是悲劇。起先,格桑還會撲到肖爾克的懷裏哭泣,慢慢地,格桑對肖爾克越來越仇視。
肖爾克轉過頭,他走得不遠,可濃霧太重,雖然只有二十幾步卻也看不清格桑,他從兜裏掏出一張發皺的照片,照片上格桑一家人在破破爛爛的樓房裏,圍着一鍋土豆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