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冷的沐小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浪費我們納稅人的錢!人都要死了,憑什麼啊?!”
這樣的評價在社交網站上,屢屢皆是。
若民衆知道,不但要費錢,還要耗費一羣人的生命來營救,來保護,豈不是會炸天?
其實,科學家的黃金階段往往在五十歲到六十歲之間,這個期間對世事早已洞悉,對研究的東西也已經很深入,是最容易出成果的階段,按照年齡來決定科學家的發光發熱,實在太過狹隘。
再者,哪怕一位年近八十的科學家,尤其是頂級科學家想要回到自己的祖國,祖國也是雙手歡迎,這並非浪費納稅人的錢,而是爲國內急需提升的年輕科學家們找到了最頂級的導師。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能讓國際頂級的科學家來教國內頂級的科學家,這是國內科學家,尤其是年輕的種子科學家們急需的。
科學家,是國之重器。
在這些國之重器上,耗費再多也不爲過。
而營救的意義遠不止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