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小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過,如果叢順幫宗應林辦事兒的原因是家人被挾持,那倒是比重金收買還好解決一些。唐天遠說道,“這個好辦,等我把宗應林抓了,他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自然也無心爲難你的家人。”
這口氣未免太大了些,一個小縣令,敢抓知府?叢順自然不信。
唐天遠不屑,“到現在還以爲我只是一介普通縣令?宗應林輸就輸在挑人的眼光成問題,一個比一個眼瞎。”
叢 順被諷刺了,非但不鬱悶,反而燃起一線希望。要說,他其實早就懷疑這個縣令來頭不小。一個原因是此人當初一夜之間從安慶借兵,直到現在,宗應林都沒鬧明白 是怎麼回事。第二個原因,前一段時間這縣太爺的朋友來了,那幾天叢順能感覺到整個縣衙多了好些武功好手,深不可測。
於是叢順問道,“那你到底是誰?”
“本官唐天遠,奉旨查辦銅陵縣黃金盜採一案。我是欽差,莫說池州知府了,就是布政使,也得聽我調遣。”
叢 順的第一反應是這人胡說八道。他雖然沒親眼見過唐天遠,但也知道唐天遠身爲欽差,曾經出現在銅陵把這縣太爺罵了個狗血淋頭……啊,不對,怎麼那個“唐天 遠”出現的時機會那麼巧呢?而且露那一面之後就再也沒聽說過欽差大人的消息,這很不尋常。如果換個角度,那個欽差是假的,真的欽差一直待在銅陵明察暗 訪……那麼所有問題都可以解釋了。
雖然有些動搖了,但叢順對唐縣令一直心存防備,不想因爲一面之詞就輕信他。
唐天遠把褡褳解開,取出一個沉甸甸的物事。他就知道,把這印把子帶出來是正確的選擇。當初想的是因爲要下墓地,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萬一亂起來,這東西沒準還能鎮一下場面。現在倒真派上了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