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明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培元說:“我正爲難呢,李玲的外公外婆在咱這裏住着,我過節是回安平呢?還是在村裏過,還有她父親這一頭。”
玉海說:“這有什麼爲難的,咱脫不了送王科長和李科長回省城,你和李玲一塊去拜訪老丈人,爭取把結婚的日子定下來,外公外婆天天見面,過節時不行就一塊兒去安平,反正我們兩個也要去。”
東順說:“就這麼定了,公司的事你就不用管了,俺兩個守着就行,反正事都安排好了,你就想好怎麼拜見老丈人就行。”
柳林村沸騰了,家家戶戶都領到了錢,而且是工資,以後每月都發,這種好事真是做夢都不敢想,有的人家竟然領到五六十塊錢,消息很快傳到四鄰八鄉,多數人聽了都不信,幾天過去後,通過親友的詢問,得以證實後,隨之而來的是深深的羨慕和嫉妒,原本幾樁猶豫不決的婚事,現在立馬請媒人到柳林定親。柳林的小夥子心裏那個樂啊,全村男女老少一提起培元,那是發自肺腑的佩服和感激。
要說感激,最感激培元的人要數曲桂英了,她一家四口在絕望中掙扎的時候,是知青這個羣體,準確的說是培元,把她們從泥潭中拉了上來。她在生產隊幹活,一天掙六個工分,合一毛多錢,現在不僅住進了新房子,全家人喫飯不用花錢,自己還一天有三毛錢的工資,細算起來,甚至比在城裏還要好混一些。尤其是女兒羅雲,一年多了,一共說了幾句話好像都能數的清,連見了隊長和幫助她們的人,也不說句感謝的話,讓她這當孃的都覺得愧疚,可又束手無策。誰知隊長傳了培元的一句什麼話,這丫頭竟然一天天好起來了,還幫着她做飯。這幾天讓餘敏帶着去宰兔子了,處理兔皮和內臟是計件工資,用她的話說,她要憑自己的雙手喫飯,不能依靠別人照顧。只是養殖場離得有點遠,餘敏每天用地排車拉着她,讓母女二人有些過意不去。兒子羅剛和羅強,每天回來就幫媽媽幹活,侍弄小狗,知青院充滿了溫馨和煙火氣。
培元原本想借送周科長和王科長回省城時候,帶上李玲一塊兒去呢,兩個人卻跟送仔豬的車回去了。培元不願開公車私用的口子,就讓王義開車拉他們去了省城和五七幹校。第二次見面,培元覺得李玲的父親既多了些許親切,又添了幾分莊重。
李清揚說:“玲玲在信中已經把意思表達的很清楚了,但是我還是想聽培元親口對我說。”
培元說:“我不知道李玲怎麼跟您彙報的,也不知道您的態度,這次就是來看望您,既然叔叔讓我說,我就如實彙報吧,第一,我和李玲結合,絕不僅是順從老人的意願,當然也有這個因素,第二,我覺得人生每個階段,都有適合這個階段做的事情,我覺得我們現在的生活工作狀態適合成家,第三,我十分清楚的認定李玲就是我的另一半,沒有什麼可觀望的。至於什麼時候解決,取決於李玲,取決於伯父您。如果伯父暫時不批准,我也能夠理解,因爲我們畢竟接觸的太少了。”
李清揚說:“我沒有在信中表明態度,不是沒想好,我現在腦子十分空閒,我女兒的終身大事豈能不想,不僅想,而且幾乎天天想,我一直在找反對的理由,可是找不到一條像樣的理由,那些老生常談,隨波逐流的理由根本不值一提。我早就想好了,就是想當面告訴你們,爸爸祝福你們。”
培元深深的鞠了一躬,說道:“謝謝伯父,我一定不辜負您的信任,後面怎麼安排,我們會隨時請示伯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