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乘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畢竟事情明面上是“齊文周夫婦因私事瑣務見罪於縉公子府”,既登門奉送講和賠禮,他夫婦自該到場。
隨行而來的還有奉蔡王之命從旁見證兩家和解的欽使,王前內豎盧柏。
雖天子式微多年,包括蔡王在內的大國諸侯早不將其放在眼裏,但蔡王宮內仍舊遵循天子制,由“內豎”掌管王君內外之通令。
意即蔡王於朝堂之外,若有不涉國政及軍務的小事需傳達命令至王宮六院或外卿重臣府邸,便由內豎執行。
因故盧柏雖年僅十四五歲,又是品級不高的內宦,可儀梁城中凡有眼力者皆不會輕慢視之。
李恪昭率葉冉、飛星於前廳大禮相迎,齊文周心知如此排場臉面是給內豎盧柏這位欽使的,倒也不曾多言。
齊文周安分,歲敏更不敢造次,夫婦二人規規矩矩落於客座,掛着笑臉看主座上的盧柏與李恪昭言來語往。
別看盧柏年歲不大,資歷卻不淺。他七八歲起就侍奉君前做“童豎子”,見過的大場面多,言行分寸自有少年老成的穩重圓滑。
他並未急於三言兩語就將事情了斷,先娓娓敘禮寒暄,接着神態謙卑、言辭得體地向李恪昭轉達了蔡王的關切,以及國相齊林約束孫輩不力的自責,還有對縉質子府的歉意。
李恪昭頷首,淡聲平和:“盧內豎辛苦。原是兩府夫人宗親姐妹,爲從前齟齬置氣才生出的事端。小婦人不識大體,我亦稍有放縱,驚動蔡王及國相,實在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