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三千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全院捐了一圈,只得到了二十多斤糧票和五斤麪票,兩家人一分,真的沒多少東西。易中海就有點掛不住臉了,“大家都是鄰居,誰也保不齊什麼時候就有個馬高蹬短的時候,這一次大家都鬆鬆手,以後大家有什麼事,院裏也會幫忙不是。咱們大院八十來戶,就這不到三十斤,還不夠兩個人交飯票糧的呢。”
這個時候趙芹說話了,“一大爺,這是真的不是大家不肯慷慨解囊,而是現在大家糧食定量普遍不富裕,但是可以預見的事賈家和金家缺糧食是一個穩定而長期的現象。所以這種幫助到底是一次性的還是要長時間維持的,如果說就這一次,我都可以把糧票都拿出來,但是得說清楚他們兩家下一步要靠什麼過日子,沒有穩定的糧食來源,不能就靠着鄰居捐助吧,不說月月如此,就是隔三差五的也受不了啊。”
易中海還在沉吟呢,閆阜貴也怕這種捐助成了常態化的,所以直接站出來表態,“趙芹說的沒錯,這個事情也就這一次,大家也是要喫飯的,總不能大家餓着肚子養賈家和金家吧。”閆阜貴是知道賈張氏的威力的,但是今天賈張氏不是在屋裏裝病沒出來嗎。
聽閆阜貴說的實在不像話,金家老太太不幹了,“三大爺,這次也別說是捐的,就是我們金家借的,借多借少,都是情分,等我們家老大關係轉過來了,我們門就還,一兩個月還不上,大家寬限幾天,明年入秋之前,肯定還上,要是還不上,我們拿糧食抵。回頭我和我們家老頭子回農村種地去,絕對不給大家添亂。就她娘仨沒飯喫,我們一大家子也能供得起。”
人家金家表態了,可就把賈家掛起來了,其實他們今天去街道辦理遷戶口的準備的時候,人家街道就說了,他們在城裏沒有定量不如回農村種地,自己努努力興許還能補貼一下城裏的孩子。但是賈張氏可不願意回鄉種地,一來是累,二來是不想離開她大孫子,賈東旭也孝順,寧可自己苦點,也不願意賈張氏回鄉。但是街道是有定量遣返任務的,賈張氏爲了不被遣返,就開始了裝病,證明自己哪怕是回了農村也沒有勞動能力,還會給社裏添麻煩,而且自己的身體還需要專人照顧。所以賈張氏決定裝病,坐幾個月的月子。
但是現在可就麻煩了,人家金家說的明白,這一次是借的,以後不用管,但是賈家可沒有這個底氣說這句話。雖然賈東旭還有點骨氣,但是他不敢保證以後真的就靠自己就能活下來,說不定真的要靠大院隔三差五的捐贈,至於買糧票,別說違法不違法的事兒了,一斤高粱一千三到一千五,一斤糧票七千到一萬,你喫飯的成本是別人的接近十倍,什麼家庭扛得住。而且這個成本可以預見的會持續很長時間。
大家見賈東旭沉默不出聲,也都明白了,基本上就可以說這一次的捐助大會基本上就結束了。看到這一幕,趙芹拿出一張五斤的麪票,放在秦淮茹手裏,拍了拍,“別餓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