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三千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幾年他雖然一直在打聽趙鑫和趙芹的情況,但是結果不理想,他也去趙鑫之前住的那個院子看過,裏面沒有這號人,現在年紀太小,也沒有別的方法去打聽。總之齊振雖然有前世的記憶,以及幾十年的生活經驗,但是在這個世界依然過得是謹小慎微。一個穿越者,尤其是穿越到過去,他最大的金手指,不是什麼對歷史的熟悉程度,而是系統教育所帶來的強大邏輯分析能力,以及信息處理能力,至於所謂的生活經驗,人這一輩子是會出現記憶偏差的。
齊遠在趙鑫這裏沒有落到什麼好臉,自然也不想去趙芹那裏碰一鼻子灰。鋼機二廠的保衛處長是他的老戰友,曾經有一次他都通過廠區內部電話聯繫到趙芹了,結果趙芹給他掛了,又是悔不當初的一天。
又過了兩天,61年的春節在零零星星的鞭炮聲中度過了。由於物資奇缺的原因,大家也沒有閒錢去買鞭炮了,連貼對聯的都稀稀拉拉,大院裏更是沒有一個家庭在門面上出現了整雞整魚的年夜飯,至於有多少家庭偷着喫,就不得而知了,醬肉冷拼盤,味道並不衝,關好門窗,再稍微炒個辣椒,基本上就沒有人能聞得到了。不過今年的蔬菜豐富了一點點,一種厚皮的南瓜被研究出來了,只要環境可以,甚至可以放到來年春天,不少人家的飯桌上出現了蒸南瓜,這麼一道夏天都不一定捨得喫的菜。
時間剛過正月十五,所有的單位也都進入到了正常工作中,廣播員全文通報了市裏的一篇《關於城市居民日用工業票發行的若干問題》,這個東西的髮型,確定了真正大票據時代的來臨,以爲工業券的髮型,才進入了買什麼都要票的時代。53年菜刀票和煤油票,55年的布票糧票,57年的肉票和副食票,59年的工業製品票,雖然票據很全了 ,但是依然存在很多不需要票就能自由購買的東西,比如碗,筷子,鍋,手電筒,電池之類的工業製品依然可以有錢就行,不用考慮票的問題。國家雖然發行了很多票,但是如果生活中用到的每一個小東西都要進行票據印刷的話,先別說這個工作有多麻煩,老百姓還過不過日子了,所以統一發行了日用工業票,只麻煩營業員自己就行了,這麼大的工業券消費表格慢慢背吧。
發放標準和基本工資掛鉤,每二十塊錢,發放一張工業券,不滿二十的部分捨棄不記,發放最小單位爲一張,發行最小單位爲0.1張,但是這個就跟找零布票性質差不多,是用來找零的,不用來正常發放。什麼意思呢,那就是月工資18塊錢並不會發給你0.9張,而是根本不發,月工資20塊錢和39塊錢沒有任何區別,都只發一張。而且只和基本工資有關,什麼加班費工種補貼等等的完全不管。但是花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件商品只需要0.8張工業券,所以出現了最小的 0.1張這個單位。
這個東西不好掙,現在執行的是60年上半年二次調整之後的基本工資模式,易中海作爲八級鉗工,平時算上加班,補貼等等一個月能拿到一百二十幾塊錢,但是工資就是最基本的99塊錢,只能拿4張,可以說是最倒黴的工資標準了,就差一塊錢就能拿到五張。可是能達到這個工資標準的又有幾個呢,一個月能拿到兩張的都是大戶了,一個月一張纔是常態,沒有工作,沒有工資,就沒有工業券,這也是事實。但是有個例外就是各個協會的成員,比如加入了裁縫協會的梁拉娣,加入了木工協會的馮小楠,由於二輕部的成立,這些人也有可能能領到工業券,具體是兩到三個月一張。
就算梁拉娣兩個月一張,何雨柱七級炊事員月工資41.5,能拿兩張,這樣他們一家六口可以拿到兩張半,這已經是比較富裕的人家了,當然和趙芹這種一個月七張的大神更沒法比。有個例外趙鑫由於發放了大量軍票代替貨幣,所以她每個月只有一張工業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