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三千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個東西自從1916年出現之後,使用的並不多,更多是利用它完成橡膠和各種小料的混合,至於真正的混煉和下片還是要靠開煉機,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新世紀,大部分工廠也是用的這套流程,尤其是下片。和其他的技術一樣,密煉機也是五十年代才起步的,畢竟能用得着它的橡膠和塑料產業,國內也就是這個點起步。一開始以仿製爲主,先是仿製了毛熊的xm-250\/20密煉機,相對比較成功,但是隻能用於橡膠,而且速度慢,行性能也不行,尤其是散熱非常差。因爲毛熊給的圖紙並不新,是戰前技術,正好用於仿製,否則在工業一窮二白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弄出來。舊和落後是它的特點,但是正好適合我們。
但是到了58年,我們進口了一臺帶英的3A密煉機,相對技術比較先進,已經有單位在仿製了,有望在62年有所突破,但是仍然擺脫不了它是一臺橡膠專用的低速機。這兩個東西對於趙鑫來說太大不說,而且專機專用只能用於橡膠,速度又慢,這是她完全不能接受的,所以趙鑫只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自行設計了一款可調速的橡膠塑料兩用密煉機。一種新世紀的技術,在經過簡化之後,機械部分問題不大,至於電子控制部分,看電子管廠的能耐了,進行大幅簡化之後問題不大,自動化程度並不高。
橡膠混煉過程要大量放熱,需要冷卻系統,塑料混煉過程要維持高溫,需要持續加熱,所以這個東西本身結合到一起就有一定的難度。也正是這種需要加熱和冷卻的原因,密煉機轉速20rpm就被稱作低速,40就能稱之爲中速,60就可以稱之爲高速了,現在只在部分實驗室裏,至於80,難,很難。趙鑫能把它做到二十到六十變速,已經是神仙設計了。至於橡塑共用,那更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設計,甚至還能針對不同用處調節壓力,間隙,混煉輥形狀,可以說世界頂級,如果能把它喫透了,工業上領先世界五十年。趙鑫這個設計就是一個實驗室用的,是不能工業化的,但是裏面很多技術都可以用在工業化的設備上,絕對可以大幅推進國產化進程。也正是由於技術過於先進,所以拿到設計圖紙和報告的鋼機二廠生產的也非常困難,按照計劃,趙鑫能在62年五月份拿到成品就不錯了,至於弄出來之後,會不會進行簡化得到相應的工業產品,趙鑫是相信孫衛東的。
也確實,最近一段時間,孫衛東幾乎都泡到車間裏了,作爲廠裏的總工,他傾向於這個東西,那麼廠裏的主要研究方向一定是往這個方向傾斜。幸好軋鋼機的研究已經步入了正軌,不用孫衛東親自盯着了,這麼多年人家也不是沒有培養出足夠的助手。反倒是錢有根的大噸位鍛壓機方面進展不大,需求太小了,他反而弄出來一個比較小的電動快鍛機,爲旋轉精鍛機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孫衛東這個時候就在車間裏罵街呢,由於研究壓力大,孫衛東只在家裏過了一個春節,初二就來廠裏上班了。初四剛一上班,他的得意助手就拿着幾張紙來到了他面前,“孫工,這是昨天的總結。”
孫衛東看着一張苦臉,再看看眼裏的血絲,“有沒成功是不是,不要緊這幾個月我也習慣了,從各班組把零部件交到我們這裏來之後,幾次組裝都沒有成功,你看看你這個樣,昨晚有沒睡吧,今天放你一天假回去睡一覺。”
“孫工,不單單是沒有成功的問題,溫度控制設備的零部件也出了一些問題,現在幾個師傅正在緊急檢查,但是可以確定有零件壞了,還有一些機械結構,由於裝配不合理,磨損非常大,這一次的損失比之前幾次都要大的多。”助理非常苦惱,之前的裝配都是孫衛東親自盯着的,雖然不能正常工作,但是零部件沒壞啊,結果孫衛東看着他水平說的過去了,就放手讓他組織一次,結果就出現了這麼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