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三千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一早,易中海就領着賈家三個人去廠裏走接班流程,另外還有一個姜玉柱也專門請了假,實際上完全沒有這個必要,第一天內容就是談話,把東西擺在那裏,大家商量,工會都不會出面,一個外人去了,根本沒有插話的資格,沒見就連最喜歡錶現自己權威的劉海中都沒有請假過來嗎。像鄭麗春那種直接要求當天開會的纔是奇葩。
一個普通工人接班,這就是勞資科的事情,和其他人沒啥關係,楊廠長也不可能跑過來處理這些破事。但是由於賈東旭的後事得罪了廠裏,就連工會都不願意保他了,你自己謀求退步,我們能做的也只有挽救,不可能再向着你說話了,賈家後續的操作可以說是直接打了廠裏的臉,有道是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前提是你得見得到閻王啊。處理這些事的就是基層領導,最大的也就是勞資科科長。
這件事也是巧,專門負責這件事的組長家裏老父親病重,回家伺候病人去了,讓他媳婦的孃家侄女在廠裏頂班,按理說頂班不能耽誤正常工作,這種情況是絕對不允許的,但是實際執行起來,誰沒個事急從權的時候,他的工作大家分分,然後把一些這個孩子能幹的了得工作丟給她,大家都不麻煩,以後萬一自己有事也可以如法炮製。所以這一次專門過來調解賈家接班問題的就是統計組的組長,鄭二嫂的頂頭上司。在一個老大是個綿軟性子的部門辦事,欺軟怕硬是對領導最起碼得尊重,所以說整個勞資科基本上都有這方面的問題,鄭二嫂由於鄭麗春在後面撐腰的原因,所以在這裏屬於比較硬的那一批。
相比而言,賈家就軟和多了,兩個女的,外加一個鄉下人,啥都不懂,還不是怎麼說怎麼是,雖然城鄉戶籍才正式分開五年左右,但是城裏人的優越性就已經表現出來了,他們開始覺得自己已經比所謂的鄉下人更優越了,他是看不上賈張氏她弟弟的。既然軟和,就可以好好的拿捏一下,“秦淮茹同志,賈東旭同志這件事兒呢並不算因公殉職,他畢竟不是死在廠裏的,在醫院裏呆了一個來月,只能算是重傷病故,咱們廠裏,咱們科裏經過了非常嚴謹的討論,考慮到賈東旭這次的受傷是因爲在廠裏發生的意外,廠裏額外照顧你們,最終得到的處理結果是,你們家出一個人接班,如果是賈東旭子女接班,年齡又不夠的話,你們可以出一個人頂班,頂班期間就走合同工流程,另外一次性給你六個月的工資,以及八十塊錢的喪葬費,然後孩子上學免費,每個月,每個孩子給你一塊錢的補貼。你們覺得怎麼樣。”
這人說的有沒有道理呢,說實話沒有,在廠裏受傷之後,然後過了一段時間死在醫院裏了,這個要看情況的,如果這次受傷並不是死亡的誘因,比如說在廠裏腿斷了,結果死亡原因是肺栓塞,那麼就只能算病故,廠裏只需要爲這次受傷負責,補償要少的多。如果這一次受傷,經過醫生判斷,是導致死亡間接誘因,那麼廠裏要承擔的責任會多一點,但是仍然不能定義爲因公。如果就是直接誘因,那麼處理結果就是和直接去世沒有什麼區別。
賈東旭死於氣胸,就是這一次受傷導致的,肯定是因公殉職,沒商量。但是這種政策,又有誰會去專門研究呢,一般情況下,這都是工會的問題,但是第一天,人家不是沒來嗎。再說了,你上來就把底線暴露出來,過兩天,工會來談什麼,工會肯定會進一步爭取,達到廠裏的底線附近,就算是達不到也不會差太多,這也算是一種默契,廠裏真的不差這幾個錢,但是卻不能給的很痛快了,否則容易讓人得寸進尺,反而覺得工會的人沒有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現在的工會和廠裏的關係就這麼矛盾。
至於爲什麼不指定接班人選,很簡單,兩年前,出了一個插曲,鋼管廠有一個人去世之後,他的兒子更小,只有一歲多一點,所以廠裏指定他媳婦接班,結果人家說車間裏都是男的,她一個婦女不方便,然後申請換工作,並且人家自己也找好了,和電機廠的一個人換工作。廠裏覺得也不錯,畢竟焊接這種活,也確實是男同志更方便,一個四贏的操作,結果人家直接把電機廠的工作讓給她弟弟,自己一個人包袱款款的跑了,這件事鬧得很熱鬧,一次性牽扯了兩個廠,弄得都不好看。所以從那以後大家都長了記性,像這種情況,自家的事自己說了算,廠裏不干涉。
而廠裏提出來的這個標準,只能說比間接誘因的標準略高,就是欺負你不懂事。而且這個學費全免,也沒有說明白,到底是子弟學校全免還是所有的學校都免,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子弟學校很多時候本身就是不要錢的,一般都是針對地方學校,廠裏給報銷學費,至於養老,廠裏一點都沒提,也不是外人,賈張氏的失去勞動能力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廠裏能不知道嗎,糊弄一下地方就行了,在廠裏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