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三千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國人重視安土重遷,講究落葉歸根,輕易不會隨便遷移,尤其是這種拖家帶口的,但是沒辦法,之前所有的油田都在西邊,大會戰也只能從西邊調人,最後結果是啥,整個大會戰所有的人沒有指派,全屏自願。有了這個東西打底,鄭麗春心裏也就有數了,這一次,她準備融入大量西北民歌元素,甚至是信天游也不是不行。連歌詞她都想好了,就是大油田的兩個橫幅,一是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另一句是石油工人幹勁大,天大困難也不怕。後面再補上幾句在工人家屬那裏聽來的笑話,啥呢,“你是不知道,你看那大城市裏有電扇,咱們不用,這一刮刮兩年的北風,比那電扇還涼快哩。”
延伸出來的歌詞就是北風當電扇,大雪當炒麪,天南地北來會戰,誓奪頭號大油田。譜兩首曲子,既然歌詞是從人家牆上扒下來的,人家能做口號的東西,最適合的就是勞動號子,詞不長三遍重複,一遍比一遍快一點,稍微加一點點變調,主要是調整音高,一首歌就出來了,勞動號子嗎,不能太難,更多的是一種節奏,由慢到快的節奏,然後加上大量助詞,哎嘿嗨喲等等,等等,一首勞動號子就出來了,這個難度不大。(相聲勞動號子裏面那一段,是真的有,不是說相聲的寫的,另外還有一段打夯號子。)
但是另外一首,鄭麗春準備下點功夫,這一首同樣的詞,還是這八句話,依然是重複三遍,第一遍用西北民歌,融入信天游曲風,,第二遍用東北民歌,融入二人轉曲風,第三遍,就用普通話,用最傳統的民族唱法,就是我的祖國那種調子,表達一下,大家從西北來到東北,都是一家人,都是爲國做奉獻,相比第一首勞動號子,這首歌,鄭麗春傾注的心血最多,連着拉着全總給她派下來的歌手磨了三天,差點把人磨瘋了,西北和東北民歌直接這麼來回跳,一遍挺好,聽起來也是這麼回事,但是對於唱歌的人來說可就太不友好了,真的會瘋的。關鍵是這還不是定稿,裏面有大量不和諧的地方,需要一點點的去修改。
但是這首歌,卻讓廠領導聽到了,無論是歌詞還是曲子,真是用了心了,這就是給他們油田定製的音樂,他決定了,雖然我爲祖國獻石油很好,但是廠歌還是選擇第二首適合合唱的那首,至於鄭麗春現在折騰的這首歌,實在是太難了,廠歌是給工人唱的,專業的歌唱演員,唱的都這麼費勁,工人,還是算了吧。可惜他決定下早了,因爲他沒有看到,鄭麗春一揮而就的那首石油號子,要說廠歌,還有比這個更合適的嗎?所以廠領導給她們準備了不少水果,在東北,水果真的是一個極爲稀罕的東西,油田的大領導都不見得能喫上,可見兩個人到底有多受歡迎了。
差不多磨了三天,終於達到了鄭麗春心裏滿意的程度,差點把歌手磨瘋了,最後也得出來一個結論,這首歌不適合她,太難了,而且裏面的西北民歌部分適合男聲,這首歌需要一個能同時駕馭高音和中音的人,和她沒啥關係。又過了幾天,鄭麗春也覺得有點對不起跟着來的人,所以專程給她寫了一首歌,這首歌得特別注意,首先就是不能太好,原因也簡單,太好了她留不住,真把情深意長,繡紅旗,大海航行靠舵手這些歌拿出來,領導看到之後也會給其他更厲害的歌唱家首唱,而不會給她隨便糟蹋,這是對詞曲創作人的尊重。其次,就是不能太差,本來就是賠禮道歉的一首歌,結果你弄得這麼差,誠意呢。
爲了趕這首石油工人之歌,這幾天鄭麗春也是心力交瘁,這可是她自己完全自己創作的。這一次爲了省事,從自己的曲庫裏扒拉了一圈,終於找到了一首合適的,男高音,有濃郁的西北民歌風,但是又沒有好到不給她唱的地步,把男高音改成女高音,對於鄭麗春來說,不是什麼難事,這首歌的曲子很好,但是由於這首歌誕生的年代,所以歌詞在這個時代就非常水了,“走進石油門,就有了奉獻心,苦在離家走四方,樂在油田井成林,石油人就是這樣的人,石油人,勇於擔重任,就是這樣的人。拿出來最合適了,至於全總會不會重新找人填詞,鄭麗春就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