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在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田川前世雖然做的技術工作,卻是個文學和書畫愛好者,長期的閱讀和應用,把他的古文學基本功錘鍊得比較紮實。書法和繪畫是他的愛好,平時經常寫寫畫畫,但水平就不行了,只能說可看。國畫水平較差,但速寫和素描卻因爲設計上要用到,經過了一番苦練,寫實的功夫相當不錯。這時和史教授談論起來,倒也能跟得上節奏。史教授雖然外形比較粗獷,卻是個妙人,很喜歡田川。一頓飯下來,史教授對田川的評價很高,認爲他要比中文系的本科生強不少,笑問田川是否願意讀自己的研究生,田川呵呵笑道:“這了一個業餘愛好去讀個研究生,似乎太奢侈了。是不是如果我不去讀,找您請教問題時您就不理我?”
史教授哈哈大笑,道:“你只管來,到時我們平等交流,文學也好,書畫也罷,我對你不藏私。只要不找我討字畫就行,我的字畫太貴,送人有點捨不得。”
飯後,張爺爺又問起田川的來意,田川之前在電話裏提過有問題要向他請教。田川從隨身的包裏拿出幾張洗好放大的照片,正是徐悲鴻的那四幅畫,請張爺爺和史教授幫忙鑑定。
史教授拿着照片反覆看,說道:“從基本繪畫功力上來看,真品的可能性不小,但還要看實物才能最終確定。”這時,張爺爺在旁邊突然說道:“肯定是真的,這應該是40年代中期的作品。”
史教授和張乘龍都楞住了,張爺爺在傳統文化領域的造詣深厚,但書畫卻不是長項,雖然愛好收藏,水平卻並不突出,這時如此肯定,難道他看過這幾幅畫?張爺爺看他們楞神,解釋道:“這幾幅畫我沒見過,但畫上的人我卻認識。”
“這位夫人名叫龐允之,號德馨,當時是國民黨在京城的一位師長的女兒,十分愛好書畫,後來嫁給了一位京大藝術系學生,因家人反對,與家人斷了聯繫。後來那位師長在京城解放前病死,我也再沒有聽說過龐允之夫婦的消息。這認識她是因爲當時我在京城謀生,因喜愛繪畫在京大藝術系旁聽徐悲鴻先生的課,龐的先生是徐先生的學生,當時龐小姐也總來聽徐先生的課,對她印象很深。現在看來,徐先生在45年離婚,我猜也許與她有關。”
大概討論了一下,最後田川與史教授約好,返回京城後再細看那幾幅畫。如果必要,史教授將幫田川請相關專家對畫進行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