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在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時孫老忽然提議,讓田川談一下看法,她說:“我們一羣老傢伙各有一幫徒子徒孫,吵來吵去還是要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如讓小田說說,看沒有門派之見的年輕人是什麼想法。”孫老德高望重,此話一說,大家都安靜下來,看着田川。
田川站起身來,先團團一揖,稍微整理一下思路,開口說道:“即然孫老有命,小子就胡亂說一下,若有不到之處,請諸位前輩包涵一二。”
“昨天聽到孫老的講活,我個人是十分贊同的。尤其是孫老提出的開放包容中庸和諧四大原則,更是太極拳發展的至寶。不過我個人覺得,在此基礎上,還應加上兩條:創新和持續。”
“先說開放,我們太極拳應敞開大門,讓更多的人走進來,學習這一技藝,極大地擴展練拳的基礎人羣,纔能有更多高手誕生,增加太極拳的影響力。也許有人會說,太極拳基礎人羣已有上千萬人,羣衆基礎還不夠嗎?在這裏我要說,這個數字是虛假的,爲什麼呢?因爲這些人只是把太極拳當作廣播體操來練習,而非一種格鬥競技技能。真正練習太極格鬥術,認真感悟太極之道,會推手的人有多少?比今天來參加這次大會的人能多十倍嗎?一萬人有嗎?恐怕不一定有吧。其中還有一些是我這樣的野路子。
作爲一種格鬥術,我們若出來和其他格鬥術比試一下,面對拳擊,散打,泰拳,空手道,巴西柔術的高手,我們有多少戰而勝之的信心?我國的各種武術流派哪個有戰而勝之的信心?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就是我們的門戶之見!門戶之見限制了學習人羣,限制了羣衆基礎數量。如果練拳的人多了,也許每年都會有當年楊無敵或十九世紀末陳氏兄弟那樣的超級高手問世。
可能有人說,祖宗傳下來的規矩,不能隨意授徒。但請大家回想,近代史上,給太極拳帶來巨大發展的影響力最大的事件是哪件?沒錯,就是楊露禪祖師陳家溝學藝。若非這件破除門戶之見的事情,我們太極拳怎能有今天的風光?
回過頭來說,我們的先祖爲何設置如此複雜的授藝門檻呢?我猜最主要的原因是怕徒弟靠武功爲非作歹,連累師門。但是這條規則已不適用於現代社會。爲什麼這麼說呢?現代社會是法治得到極大發展的社會,學拳已不能作爲爲非作歹的強力手段。俗話說,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功夫再好,一槍撂倒。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同時,連累師門之事也已是無稽之談,這點無須多說。
開放門戶,擴大羣衆基礎,是太極拳要發展首先應邁出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