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在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喝過茶後,受到田川方纔太極說法的吸引,劉美婷邀田川去推手。田川找出自己的一套練功服遞給她:“婷姐,你身材高挑,我的練功服應該可以湊和穿一下。”劉美婷作出一副嫌棄的樣子,說道:“你的衣服髒兮兮的,我可不穿。本小姐這次來,原準備和你推手的,帶了衣服。”說着,徑自返回房間換衣服去了。田川也回到自己的房間,換上練功服。
換好衣服後,田川帶大家來到三樓的露臺。露臺上的保溫頂棚在冬季已經展開,裏面的各種綠植生長的十分茂盛,鬱鬱蔥蔥的,春意盎然,讓人一見就心曠神怡。中間的藤架下有一副石桌石凳,田川將桌凳移到一邊,空出中間的場地,大概有4米乘6米大小。其他人也紛紛過來幫忙,卻發現根本搬不動沉重的石凳,只好由田川一個人動手。齊剛見到田川的力氣,不禁有些擔心。劉美婷安慰他道:“推手時力氣大所佔的優勢並不太明顯,關鍵還是聽勁的能力。”
田川自從那次比賽後,一直很忙碌,練習推手也是斷斷續續的,今天和劉美婷一搭手,感覺有些手生,聽勁反應總是慢半拍,連續被放出去幾次。慢慢熟悉起來後,才勉強與劉美婷打成平手。這樣對練幾分鐘,停下來討論幾分鐘,再對練,再討論,持續了大約一個多小時,天漸漸黑下來了。
元豐和張文濤在旁邊看得有趣,也想試一下。田川和劉美婷都出了一身汗,就停下來,由田川指導兩人練習。推手的動作並不複雜,主要動作只有掤捋擠按四正法,和採挒肘靠四奇法,合稱“八法”。其實“四奇”法也只是“四正”法的變形,說到底也只是“四正”的幾種手法,田川口說手比,只一會功夫就把太極四法教給了兩人,並教兩人按楊式“攬雀尾”法進行循環推手,熟悉動作和聽勁的感覺。兩人和一般初學者一樣,稍一熟悉動作,就想要實際對練一下。田川也不反對,就讓兩人對練較量一下,結果不出所料,很快發生“頂牛”,張文濤的力量比較大,將元豐推開告終。如此反覆幾次,兩個傢伙像摔跤一樣憑蠻力交手,終於覺得沒意思了,找田川來搭手,以尋找真實推手的感覺。
田川也不客氣,分別和兩人搭了幾次手,讓他們分別感受到被“八法”發放出去的感覺,體會真正太極手法的威力,兩個傢伙剛剛被打擊到的興趣又開始萌發起來。藉此機會,田川告訴兩人:“太極推手是太極功夫的應用,平時要通過套路和基礎功夫的反覆練習,熟悉動作的發力方式,以及體會‘聽勁’的方法,直到最後將‘聽勁’和‘應勁’形成一種本能,才能實現一定的與人交手能力。這種感覺形成的不會太快,所以有‘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半年打死人’的說法,其實只要平時多練習,總會有成果的。一般幾個月後,就能勉強搭手對練了。”
其實在上次比賽後,田川作了關於太極拳發展方向的演講後,他就一直在思考改良太極拳練習方法的途徑,並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想法,此時見元豐和張文濤感興趣,就想在兩人身上試驗一下,看有沒有可能做成太極“外門”的簡易練習方法,使練習者在較短時間內形成一定的戰鬥力。
劉美婷見田川的教法與衆不同,也很感興趣地在旁邊看着,最後她偷偷地問道:“這是你新創的新式練習法吧?可行嗎?”田川說:“還不成系統,想先在他們身上試驗一下,在應用中逐步改進吧。否則以他們二人近二十歲的年齡,按傳統方法還怎麼練拳啊。”
這時田媽上來喊大家下樓喫飯,田川答應一聲,帶幾人下樓。
田川和劉美婷都出了一身的汗,練功服粘粘的粘在身上,很不舒服。二人先回房衝了一個澡,纔來到位於西廂房的餐廳。
晚飯是田母和姐姐田麗一起做的,完全的家常風味。家熬帶魚,辣椒炒肉,蒜香炒生菜,清燉羊肉,拌菜芯,青椒土豆絲,外加一鍋海米蘿蔔絲湯。菜品不多,量卻足。幾位客人都生於富貴之家,山珍海味都不稀罕,卻唯獨對這家常飯菜缺乏抵抗力,每人都喫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