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在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一早,農場找來的貨車到了,田川與閆冰及胖子等人告別,和丁廠長一起隨貨車前往農場。
進了農場場部,場長陳雄迎了上來。陳雄五十歲左右,個子不高,身材黑瘦,長相很有海南特色。見了田川很熱情,但一口海南特色的普通話聽得丁廠長暈頭轉向,田川前世有一個海南同學,這種普通話聽得多了,才能勉強聽懂。
在場部卸下了收割機和備件還有工具等,隨後就讓陳場長帶着去看麥田。麥田距離場部不到一公里,田川讓丁廠長在場部休息,自己和陳場長前往麥田。麥田在一片山坡上,地勢還算平整,可以看出麥子是分批種植的,靠近場部這一側的十多畝地顯然是先種植的,已經幹黃成熟,後邊那些依次有開花灌漿到接近成熟的各種狀態,田川看了比較滿意。
進入九十年代中期以來,像這樣的國營農場的日子不太好過,田川這一百多畝實驗田種植一季的費用是15萬元,已經很豐厚了,陳場長不敢怠慢,一直認真照顧着。說實話,麥田管理的並不好,雜草叢生且分櫱不足,還有部分倒伏,估計畝產不會超過700斤。但這樣的麥田用來試驗收割機已經足夠了。
這個農場本來主要種植水稻,從來沒有種過小麥,陳場長他們完全是依靠田川提供的種子及種植技術說明在操作,只是在播種時派了一個人過來指導了一下,麥子能夠長成這樣已經是陳場長認真對待的結果了。
田川返回場部後,就接到趙教授的電話,他們已經到達海口,現在打車趕過來,估計一小時就到。田川請陳場長幫助他們準備一臺25馬力拖拉機,作爲收割機的動力源用。
中午之前,趙教授帶着自己的研究生彭建,還有機械公司的老鉗工徐懷禮帶着公司的青年工人張愛華一起趕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