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在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機農場作者農民在飛
第六十三章心經田川在天色擦黑時回到京城,他進入校園前給趙教授打電話約好了一會見面的事。趙教授已經回家了,他直接把車開到趙教授家樓下,打電話叫趙教授下樓。
兩人來到學校招待所餐廳,要了個單間,隨便點了兩個菜,田川從車裏拿了一瓶酒,兩人邊喫邊聊。
聽田川說起組建研發中心,開展采棉機項目研發的想法時,趙教授喫驚的張大了嘴,良久才說:“小田你真敢想啊,採棉機是一個系統性的大工程,可不是我們現在小打小鬧的這些收割機點播機可比的。它涉及精密機械製造,動力傳輸,系統工程,程序控制等多個領域,是實實在在的大項目,沒有上億元的投入是肯定不行的。而且這個項目的研發週期會很長,三年五年是它,十年八年也是它,你有思想準備嗎?”
田川說:“今年機械公司的收割機和點播機全面投產,在麥收季帶來之前,應該能產出兩種機械各一萬臺,並銷售出去,創造超過兩千萬元的毛利潤,我準備把這部分利潤全部投入到研發工作中,主要想採棉機項目傾斜。下半年,隨着另外幾種新農機的投產,利潤應該也不會低於兩千萬,我將視情況做進一步投入,確保採棉機項目順利進行。我想過了,用機械公司的利潤來養活採棉機項目,持續努力幾年,不會沒有收穫的。我已經在京東的雙河包了150畝地,今年就開始種棉花,準備作爲採棉機的實踐基地用。”
“還有,關於採棉機的研發,我準備同時立三個大項目,一個就是國際流行的純機械式的模式。第二個是電腦控制的機器人定向採棉機。第三個是一種簡單的小型機械,用人工控制採摘操作,提高效率並降低勞動強度。最後一種小型採棉機是爲了儘快出成果,見效益,給大家打氣的。”
趙教授見田川已經下定決心,就不再勸阻,而是全心全意幫他出起主意來。他畢竟是農大的機械系教授,對採棉機這種農機中的戰鬥機瞭解不少,對當前的採棉機發展情況比較清楚,給田川大概介紹了一下情況。
趙教授建議,採棉機開發的第一步,就是模仿約翰迪爾的技術,在模仿中學習,在模仿中創新。約翰迪爾的採棉機涉及到他們不少的專利技術,尤其是一些核心技術,更是被保護得嚴嚴實實,想要繞過去會有一定的難度。
最後趙教授自嘲的一笑,說道:“其實在我國,專利侵權幾乎沒有成本,實在不行就不理他。”
田川卻說:“專利這個事情不能不重視。雖然現在可以把在乎,但我們已經入世了,國外在這方面給我國的壓力越來越大,何況將來如果我們的採棉機進入國際市場,專利侵權的行爲會造成巨大損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