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知火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葉凡心裏頗爲唏噓。這幅徐渭臨摹《黃州寒食貼》未曾如此落魄,那吳老頭也就不會收到。吳老頭收不到,那自己如今又怎麼能收的到呢?世事莫測。
不過這幅《黃州寒食貼》,葉凡倒並未擦拭其上的黃土和朽木的腐蝕痕跡。對於古玩來說,如若不是極爲專業的人士去清理還原,那真的會破壞一件古玩。有時候,在古玩上留下一道輕輕的痕跡,也會讓這件古玩的價值大打折扣。
比如漢白玉漢代的小碗。完美無瑕的狀態一億人民幣。可若是上面留下了一道輕痕,那這個小碗的價值……就從一億人民幣下跌到了十幾萬人民幣。其中價值縮水量之可怕,可是足以讓很多“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藏主心理承受不住落差從而選擇了輕生。
葉凡心裏對於這件《黃州寒食帖》的價值,有了一個估算。這件《黃州寒食帖》雖然不是真跡,畢竟真跡在如今的故宮博物院。它保存的卻是極爲不好。而且這件帖子,並非蘇軾本人真跡,雖是明名士徐渭之作,但其價值,怕是也要大打折扣。千萬級別怕是不可能了,其價值應該在數百萬範疇之內。
至於這件黃州寒食帖,其乃是蘇軾當年被貶謫到黃州時候,心中苦鬱所作。
縱觀《黃州寒食貼》,其與劉禹錫的《陋室銘》有異曲同工之妙。陋室銘講“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黃州寒食帖則講:“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劉禹錫之陋室銘,講的是落魄時的氣節;黃州寒食帖,書的則是落魄時的心境。這等的名帖名書,對於人生大起大落的富豪來說,可以喚起心中共鳴。蘇軾本人真跡的黃州寒食帖,行草華麗,氣勢恢宏。徐渭這臨摹拓本,雖然也是頗爲華麗,但終究是寫不出那種書生意氣。
縱觀名士徐渭一生,其雖有書生才氣,卻未曾有義氣。其心境才學,頗受明士王陽明心血影響,將知行合一領悟的惟妙惟肖,已入化境矣。知行合一既然入了化境,那徐渭怎麼可能還有書生意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