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
人家資金量在那裏,吸籌、拉昇、收割、獲利哪一步不是有幾千萬仍至於幾億的資金在操作?換一句話說,他們憑藉資金的優勢,根本不需要用技術分析這種東西,他們就是圖形制造者!
林時覺得今年股市的投機氛圍就要低很多,小的題材股炒了沒用,大的炒了停牌覈查,導致大部分資金全部湧向白馬股以及僞白馬股,媒體覺得這是價值投資時代來臨了,於是發表了各類文章瘋狂向股民灌輸這種思想。
而有些股民在買了這種股票之後也賺到了一筆錢,於是又向其他的股友推薦,在兩者不斷的影響下……
一批漂亮的、業績過的去的、單邊上漲的股票誕生了,在林時看到的大盤藍籌,中盤藍籌上漲的時候,腦中幾乎是條件反射一般浮現了“美國漂亮50”的這個名詞。
漂亮50的一個主要特徵是盈利增長穩定,同時也具有較高的PE比率。這些股票被視作可以"買入並持有"的優質成長股,同時也成爲七十年代早期牛市行情的重要推動力量。由於人們認爲這些公司的運作非常穩健,即使在經歷較長時期後同樣如此,因此這些股票被稱爲"一次性抉擇"股,也就是說,一旦決定買入股票,便再不用爲投資理財而操心了。
漂亮50行情的爆發階段是1970年7月至1972年12月,這段時間代表着美國最大市值的50家公司走出了漂亮的牛股行情,股價屢創歷史新高,人們被瘋狂所矇蔽,沒有意識到災難即將降臨...
崩盤總是伴隨着市場走向瘋狂而後發生的。美國1973年大暴跌,曾經的“漂亮50”,“一個跟着一個被抓出來槍斃”,擁有這些股票的人損失了90%的資金。我們知道的股神巴菲特最著名的戰例就是在崩盤以前的行情中及時撤退並清算了所有人的委託投資,那時候他向合作人說,找不到可以投資的低估品種了,都太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