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與此同時,大柳樹村還在省市縣等報刊電視上大力投放廣告,很快把名氣打了出來,建立有機蔬菜基地,種植名貴花卉,吸引了大量的遊客,拉動了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
兩者一對比,高下立判。
桂花村冷冷清清,年輕人都不願意呆在村子裏,可是大柳樹村卻熱鬧非凡,週末更是遊客如織,再加上成爲了省市脫貧致富的榜樣,來學習考察觀光的人也是絡繹不絕,名聲一下子就做出來了。
“天然去雕飾,柳樹發新枝!”
“遊客永遠沒有錯,我們永遠有不足!”
“把山還給鳥,把水還給魚,把大自然還給熱愛自然美的賓客!”
沿途都能看見大柳樹村的宣傳標語。
不錯,不錯,現在的城裏人就喫這一套,特別喜歡最真實的自然景色,也非常樂意被看作熱愛自然美的人。
當然,除了宣傳到位之外,大柳樹村大刀闊斧的革除舊觀念,破除舊習慣,也是極具魄力的。
大柳樹村這一側的翠屏山上林木茂盛,歷來都是村民們的主要收入來源。確立生態建村的發展理念之後,柳大貴和唐家山聽從專家的建議,強力推行封山育林,恢復和保持原有的自然生態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