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大娘看了他一下,“你怎麼會不知道卞建國?卞建國是縣委書記,把我們這裏搞成一團糟,人家倒高升了,又去禍害別的地方了。”
回去的時候,又看到了卞建國的題詞,依然高高掛在了牌匾上,真是莫大的諷刺,多虧了是高,如若不是那麼高,會不會早被老百姓摘下來踩在腳下?當初題詞時想到會有怨聲載道的一天嗎?
好好一個老墊莊,如今成了四不象,而且象這樣沒有歷史沒有底蘊的景區,一旦經營不善,很難再重啓輝煌。
那問題究竟出在那裏呢,秦如義就自己一路走下來的感受,覺得這裏問題多多。
一是整體上的不舒服,不協調,這是秦如義一進來就看到的,這個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讓你說該怎麼改進,你還就是說不來,這就是遊客的感受。
二是空,單調,古鎮旅遊一般應該建立在保存相對完整的舊址上,一個古鎮,如果有70%的古蹟,加上30%的修繕,這是有內容,有看頭的,如果只有3的舊物,剩下的全告仿製,失敗的幾率就高了。
三是簡單的拿來,甚至不遠萬里把南方的都拿來了,兼收幷蓄是好事,但這好比是人的五官,本來是協調的,多了一樣,就成了四不象了,這也是讓人不舒服的地方。
四是村民內部不和諧,是旅遊景區的一個硬傷, 古鎮旅遊本身就是建立原汁原味的基礎上,所以不可能與村民完全割裂開來,景點變是村民生活的地方,村民的參與度與契合度也是旅遊成敗的一個重要支撐點,老墊莊的失敗的一個重要因素也在於此。老墊莊固然吸引不了遊客,但最後出問題是在內部,村民,徹底阻斷了客流。
從老墊莊出來,秦如義的心情是沉重的,看來老墊莊的旅遊是一敗塗地了,順水的旅遊該怎麼辦,將順水交給這樣一個人,秦如義不放心,順水的路何去何從,老墊莊就是丁教授交出的一份答卷,這份卷子不及格,也是順水的前車之鑑,如果丁教授是一個普通的投資商,秦如義一口就把他否定了,但他卻是牛書記親自介紹的,並且是在雷公館刻意喫飯時,向他隆重介紹的。
但此事事關重大,一個牛定川,就能讓春筍 中義把一個順水交給一個騙子,一個不靠譜的設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