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幾天後,牛定川赴金河上任,他出任任金河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兼統戰部長,順水也派來了新的縣委書記,而縣長依然是縣長,這位58歲的縣長在順水縣長的位置上一坐就是七年。
有傳言說,這次調整本來打算讓他交流出去,到山區小縣擔任縣委書記,但他堅決不離開宜城,也就是說,上不了宜城的縣委書記,就寧願屈居老二,留在宜城繼續當他的縣長。
副處級的調整也陸陸續續地開始進行,除了上級下派的幹部以外,隨着程序的漸行漸近,丁保明和秦如義這些早已衆所周知的潛力股漸漸明朗化了,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又有一匹夫黑馬在順水橫空出世了。
王副縣長也是祖墳上有那麼一棵蒿草,別人十幾年、二十年的一正科級把手,眼巴巴地等着,耗着,卻一次次沒有機會,而沒有口才也沒有文采,工作消極,政績更談不上的王副鄉長(正科級待遇)卻一下從縣裏僅有的三名副科級以上非黨人士中以正科時間最長的絕對優勢成爲了副縣長。
胡興元也是其中之一,胡興元也是時來運轉,纔到宜中擔任了校長,又成了副處級的候選人,也是後來有了王衡的強力支持,也是其它縣也有此種情況,後來,市裏的方案在民主副縣長的選撥方案中將任職年限作了一個劃定,纔有了王守仁的最後勝出。
幾年前,人們遠遠沒有看到國家對民主人士參政議政的重視程度,政治敏銳性遠沒有現在這麼靈敏,年輕人當了公務員,認爲要想進步,要想提撥,入黨就是唯一的一條路,所以,參加工作以後,第一件事就是想方設法入黨,如王守仁這般,在入黨上面受了嚴重挫折,後來在仕途中又屢遇瓶頸,都心灰意懶,認爲自己一輩子再無出頭之日,所以,王守仁一度的消極也和這有很大的關係。
當時,各縣縣委組織部從全縣的副科級以上幹部中過濾非黨幹部,真如鳳毛麟角,少之又少。宜城有一位女幹部,28歲,提撥爲副科級後,纔在一衆申請入黨的人中具有了絕對優勢,輕輕鬆鬆地成爲預備黨員,知道這樣的機會後,後悔得想撞南牆。組織部長知道後也是痛心疾首,非黨的年輕女幹部,就衝着這麼多的定語,在這次調整中也會具有絕對的競爭力,非黨的副科級幹部在這次調整中,成了絕對珍貴的資源。於是,縣委組織部給各基層支部下了一條命令,非黨副科級幹部申請入黨必須服縣委組織部。
可見幹部提撥中機遇是多麼的重要,機會來了,擋也擋不住,再後來,有一些人看到這個優勢,有好多人開始想走這條捷徑時,宜城的非黨幹部越來越多,競爭的激烈甚至超過了黨內幹部。
所以,王守仁是被天大的幸運砸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