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根據齊玉說的,他們派遣的技術人員大約三天後到達,每個月會在柳樹屯住五天左右,其他時間都不會在這裏,所以,一個是技術人員的住宿和伙食,一個是怎麼把編織小組組織起來,這兩個事兒必須確定下來。
昨天,山杏已經拉出了一個編織能手的單子,加上山杏,一共二十人,佔了柳樹屯村住戶的差不多兩成,于大寶她們雖然贊成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但是,卻也害怕因此造成兩極分化,影響村民團結,那就麻煩了。
“我的建議是,設立學徒工制度,也就是說,除了這二十個編織能手之外,還要招收六十左右的學徒工,編織能手可以拿提成,而學徒工,就是單純拿保底工資,每個月有考覈,拿出一個兩個升入編織能手隊伍的名額,吸引大家開展有序競爭。”
高鵬程的意圖其實很明顯,他要把拿到手的錢,分成五部分,一部分,也就是那些苞米葉子之類的分到那些沒有編織能手的家裏去,這樣,八十戶人家分攤後,每戶每個月差不多四十個編制工藝品,雖然不多,只有一百多快,但至少是一份收入。
這些錢,村裏要做一部分提留,比如,匯鑫那邊給五塊錢一個,他們就給鄉親們四塊錢一個,剩下一塊錢,變成村裏的公款。
那些藤編和柳編也是這意思,根據款式不同,每個提留五塊到八塊不等,這筆錢,也是留作公款。
剩下的錢,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編織能手們的提成,大約一個十五到二十五元左右,那些學徒們,每個月可以拿一百五十元的工資,剩下的錢,還要拿一部分出來作爲採購原料使用。
這樣一來,雖然只是一項簡單的手工編工藝品的合同,村裏、編織能手、學徒工,普通鄉親和原料採集,這五部分都有收入。
這樣以來,村裏有錢,村民也有錢,而且照顧到了全體鄉親,這是高鵬程能夠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了。
于大寶和李鐵柱對視了一眼,于大寶說:“高支書,這裏也沒有外人,我們想提個建議,就是你也很辛苦,可以提一部分出來,作爲你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