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凌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摸索一二十年來,即使偶爾有項目做出一些成績,隨後兩三年又沒落消失。很多項目一開始說起來給人一種前景壯麗之感,但實際操作起來,困難遠比想象要大。
比如,十多年前曾經栽植的椪柑,全市大發動,三年後產量高達上億斤。按說這樣豐收,對農戶而言應該致富發財,但實際上,除了掛果後前兩年賣出去,有些收益。之後,果子越多,傷害越多。
果子沒有銷路,積存到家裏,最後還得挑出家倒掉。那一年,不知多少人哭了。市裏也曾用行政手段要所有幹部進行推銷果子,要改變們買愛心果。實際效果微小而無大用。
後一年,農戶幾乎將椪柑樹砍掉。這樣的經驗教訓後來還有,比如獼猴桃、比如奈李、比如山藥、比如杜仲,還包括養殖業的開發,或一年、或兩三年,這樣的項目都歸於失敗。
王達反覆翻閱過留在開發辦的資料,也訪問過曾經一些賺錢的村子,得出的結論是產業開發必須有,但眼光要好,風險也大。
賭對了,致富發財;賭錯市場,虧本失敗。但要說不開發產業,農戶肯定會越來越貧窮。究其原因其實很多,根本點在於對市場的把握,對市場的掌握。
桔城市這邊產業開發,都依賴於外面有大老闆過來拉產品,而沒有任何渠道向外推銷產品。所有開發的項目,都處於被動銷售的狀態下,自然是縱然你不斷調整產業開發,可總是落後於市場的變化。
另一個原因也很重要,那是哪一產業賺錢了,隨後周邊的人都一擁而上。桔城市地域稍微偏遠,產出後僅僅運輸這一關,就卡住本地產業的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