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南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魏如春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道:“老華年齡大了,他在竹村連喫喝都混不上。我總不能讓他餓死吧?他可是接你的手的,老華這人厚道。當初爲了請他來鎮上住,我都差點要跪下去求他了。”
高小離被他說得心頭冒起一絲愧疚。當初下鄉扶貧,紀委很多人都想着下來。要知道這幾年爲了將扶貧工作搞上一個臺階,幹部升遷直接與之掛鉤了。衡嶽市市委有規定,凡是下鄉扶貧幹部只要完成工作年限,不管工作做出多大成績,市裏都將在原基礎上調一級。
衡嶽市紀委的嚴舒書記力排衆議,堅決安排高小離下鄉扶貧。他給出的理由就一條,高小離是農村出身的幹部,又是剛進入公務員隊伍的新人,扶貧將是對他最好的考驗和鍛鍊。當家老大發了話,即便有人不服,也不管再多說什麼。這樣高小離就成了紀委歷史以來的第一個扶貧幹部。
但扶貧幹部有嚴格的紀律要求,首要一條就是必須堅持做滿三年。衡嶽市委張書記在會上說,扶貧是項系統性的工程,任何人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沒有三年的堅持,所有的計劃都沒法實現。要想工作上臺階,就必須將根扎進去土壤,浮在表面的東西,終究經受不了考驗。
高小離起初下鄉時,還沒明白嚴書記的一番苦心,背後暗暗罵過嚴書記,說他給自己小鞋穿。如果沒有王鶴的提醒,他可能至今還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不可自拔。
當時現在,他的扶貧工作還沒滿一年,委裏就將他調了回去,換了一處的華村來接手。這讓高小離的愧疚愈來愈濃,以至於他認爲華處守在竹村扶貧,罪魁禍首就是他自己。
華村年紀大,還過一兩年就該退下去了。他來竹村扶貧,就是想在退下去之前再往前走半步。只要走了這半步,他以後再退下去享受的待遇就與現在不可同日而語。但是,鄉下的生活不是詩情畫意,不是文學作品當中描寫的那般美好。反而是孤獨、荒涼、愚昧的代名詞。
一想起滿頭白髮的華處,高小離便覺得心生愧疚。
到了魏如春家裏,黃玉滿面春風迎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