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南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高小離驚奇地問。
“沒錯,就是你。”顧大力微笑着說:“我的眼光一向很準的,我能預感到,寧縣有你在,會少走很多彎路。你會讓一些違法犯罪的人心存畏懼。”
“顧縣長,你太高看我了吧?”高小離緊張地說。
“不會!”顧大力拍拍他的肩膀說:“你要相信自己。”
高小離默不作聲了。顧大力不談魏如春的事,卻將溢美之詞往他身上招呼,這讓高小離一時還沒適應過來。原來以爲他調來寧縣是霍曉佳他們的陰謀,目的就是讓他遠離衡嶽市官場的政治圈子,現在看起來,還真與霍曉佳無關。
他捫心自問,自己來寧縣也沒做出多少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出來,爲什麼就能博得顧大力的青眼有加了?他從踏上寧縣土地的第一天起,心裏就懷着一個不爲他人道也的心思,混完三年的扶貧生活,回到市紀委去當一名普普通通的紀檢幹部。
後來發生的事,都是他出自良知與本能的所爲。他雖然抱着一個“混日子”的心態,卻沒將自己消沉起來。特別是他感受到扶貧點的真正苦難之後,他內心深處萌生出要做一番事業出來的強烈願望。他不奢求能改變多少,只想着能影響就不錯了。竹村之貧,貧在老百姓的思想。沒有幾個人會爲未來美好生活設計道路,在他們的心裏,有飯喫有衣穿就足矣。倘若不能滿足這些最基本的要求,老百姓還有最後的一個救命稻草。政府不會放任讓他們去餓死,凍死。
他賣幹筍,辦雞場。因爲機緣巧合,又引着老愛給竹村修了一條通往山外的路。所有這一切,他並沒感到有多少值得自豪的。唯有山洪中拼盡全力打開泄洪道,讓他至今想起來還心有餘悸。
一想到那次的英雄壯舉,高小離至今還是後背冒汗。當時的他並沒事後嚴芳香採寫的報道當中的豪言壯語,也沒有報道中說的那麼偉大。他去開泄洪道,其實就是一種本能。他不能看着一場山洪將老百姓可憐的一點希望全部泡湯。
“他魏如春不是三百萬的事。”顧大力想了想說:“他願意拿出來三百萬,就表示他心裏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