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原來是這回事:有一個外國畫家成功人士,他來過湔江堰市印象很好。於是向中國有關方面提出,由他捐助30萬人民幣的外幣,在湔江堰援建一座希望小學。同時在學校爲之設置畫室和住所,他要定期來湔江堰市,在這所學校居住、創作、繪畫等等。因爲和中國的孩子們在一起,他會得到創作的靈感!中國的有關方面自然是支持這件事,湔江堰市的領導也把這筆錢轉虹口來。現在鄉領導決定把學校蓋在八角廟街上,工程已經進行一些時候年底就要完工。且不說那地方很窄不安逸!學校搬遷後原址怎麼辦呢?聽說鄉上要用來搞開發,要賣給一個什麼老闆?今後她上街就近了,出學校門即八角廟街。
聽完介紹後我們幾個爲她的高興而高興,也她的憂慮而憂慮。快中午了我們告別,離開學校去訂了飯的農家樂用餐。她送我們到學校門口,此後我再也沒有見到過梅同學了。
不知怎麼回事?在寫這些文字之前,滿打滿算我和梅同學就見過這麼三次面。每一次都刻骨銘心記憶在腦海中,就象她生活在我身邊一樣!在去農家樂的路上,回望這校園裏的楠木林,我擔心今後這些樹還能保住麼?上世紀60~70年代,湔縣時期城裏象這樣的樹,還有比這更大的樹都多。其中楊柳河邊的縣招待所裏外,有和湔中同樣多、同樣大,甚至更多、更大的楠木樹和其它樹。其中一棵最大的楠木樹,高約50米、樹冠30米、樹徑1.5米、樹齡千年以上。森林法頒佈前這些樹多數,都被人們以各原因砍伐掉。只有原市委院落裏面幾棵,湔縣中學裏的幾十棵保留下來。八角廟小學如果變成其他,那麼這些樹今後還能保存麼?
私有制的時候人們把栽樹、護樹,當作某種道德。誰家的樹長得好,那麼這家人的修養也好。解放前這家主人能夠當上縣參議員,家裏的樹長得好,可能性是原因之一。公有制後公家的樹隨便砍,英國社會科學家發現的公林悲劇,反覆在中國出現。
我還想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很少有打學校主意的人。在私有制的條件下,中國產生了爲孔孟之道爲主的倫理學。兩千多年以來,中國一直是道德爲主的社會。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事無德不成。在道德的作用下,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很少有打學校主意的人。誰要打主意佔學校?子孫後代將揹負百年以上的罵名。但是也只有在公有制條件下,各類學校才修建得既多又好。下面列舉侵佔學校的事例,應該只是個案。
那些年由於停課鬧革命,黨中央曾由主席簽字發文,制止侵佔學校的行爲。另一方面即使發了文件,仍然有侵佔學校的事發生,我自己就親身經歷過一樁。
那是1971年初,我在縣革委做打字員的時候。某天打印到一份縣上文件,要將位於現在瓷廠巷共34畝面積的,外北街小學用來辦縣瓷廠!我曾經問主辦此事的人,中央有文件不準佔學校?但對方說現在學校場地多,應該拿來發展經濟,今後經濟發展起來又可以支援學校。這天下午上班我曾去外北街小學看過,學校是解放前建成的,佔地宏闊面積很大。典雅的教室成排的楠木樹,寬敞的操場給人舒展的感覺。這時候學校還沒有復課,空蕩蕩的的操場裏,一羣人正在加班修建高大的煙囪。還有人說趕快修,二天有人喊我們搬;就說機器已經安裝好了,要上面拿幾十萬元才能遷出!
這年5月湔縣整黨建黨重新恢復縣委,但由於這還是“十年期間”造反派們仍然還存在。有造反派姓B的頭子稱,是他給地區某領導打招呼,縣瓷廠纔沒有被地區強令搬遷。造反派對工作的干擾一直到1976年10月,王張江姚被抓起來才停止下來。1971年9月學校復課廠校共處一地,雙方矛盾深扯皮不斷。學校告瓷廠鼓風機,聲響大影響教學;瓷廠告學校的學生影響生產,不斷損壞他們的碗坯。雙方的控告文件,幾乎都是我打印的。1975年的時候,我又打印了縣上決定,將縣委招待所的部分場地,共8畝面積用來辦新建小學。最初有200多學生,學校修的是平房;後來學生達700多人,不得不重新修成樓房。
“5.12”特大地震,新建小學被地震波毀壞;而瓷廠巷那裏只是中度破壞,沒有發生人員傷亡。如果學校仍然在原來地址,毀壞本來不會發生!時下的人如果要責怪誰?那也是辦不到的,因爲是公家的人辦理大家的事。不過筆者認爲當年主持這件事的人,下地獄也要受到相應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