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陳明洪還介紹他對龍池的考察,說那裏有2萬多畝次生林和人工林。有各種植物2000多種,包括了橫斷山脈各種植被類型。幾千公頃山地面積,有可以辦植物園的自然環境。陳還解釋說據調查,龍池的人工林是解放後栽種的,次生林就是砍伐後再生的林木。據《四川林業志》龍池森林的砍伐,應在30年代末期,也就是抗日戰爭的時候。木材商人幾年間一共,在龍池砍伐100多萬立方米的木材。這些木材順龍溪河到岷江水運成都,有的從岷江到長江再水運重慶等地。
……。
1986年湔縣正在開發清城後山,那裏有一棵杜鵑王據說是全國之冠!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代就是大樹了,詩人陸游曾讚揚它“十丈華蓋似錦繡,人間曹魏敢爭春。”爲了驗證他的真假,趁他和遲書記談話的空隙,我插話問他知不知道?清城後山的那棵杜鵑王?陳回答說知道,他還爬上那片岩去丈量過。胸徑是87公分(0.87米),樹冠半徑8米、高27米比雲南那棵小一些。雲南大理那棵胸徑是127公分(1.27米)、冠徑半徑10米、高30米!清城後山那棵只能算亞軍,名列全國第二兩棵樹他都去看過。
陳明洪直截了當地說,他現在可以動用的資金有10多萬元,籌建植物園錢肯定不夠。但關鍵是要啓動,動起來後各方面都要支持,如果國家中發委立了項錢就不成問題。他準備爲這件事一直幹下去!如果他幹不成就叫他女兒,正在大學讀植物系三年級的學生,今後接着幹直到完成爲止。他還介紹說國外現在很關注中國的植物基因!我們籌建植物園就是集存植物基因、繁衍植物品種,避免流失爲外人所用。
講到這裏他不無感嘆地說,他已經50多歲高級職稱也有了。完全可以過寫點文章,帶些研究生的生活。他工作的地方北京中國植物研究所,那裏環境好住房條件不錯。成都也有家能夠象候鳥一樣,南北兩邊飛來跑去,舒舒服服地過好晚年。但那種生活對他來說沒有意思!他要在有生之年,幹成一件實實在在的大事,把華西高山植物園建起來。
聽了他這番介紹後,我知道這不是一個隨便說話,而是實實在在要幹一番事業的人。之後我向遲書記彙報了我的看法,遲也表示要支持這個人。如果華西高山植物園能在湔江堰建成,那將是一件利國家、利人民、利地方的好事!遲書記還叮囑我去成都辦事的時候,順便向成都市委宣傳部領導口頭彙報一下,讓他們也瞭解情況。以後我在成都市委宣傳部,如實向有關領導彙報,但他們都表示懷疑。有領導說成都搞個植物園,花了那麼多錢問題還很多。他陳明洪一個人赤手空拳,從大老遠的北京隻身前來,能辦成一個植物園?
後來湔縣建市我在市委中心組作記錄時,陸續聽到領導們透露。說是湔江堰市委、政府在龍池旁邊,劃了260畝地給陳明洪,辦植物園還是免費的。遲書記也在一些場合說,免費劃地是對建高山植物園的最大支持。遲還說老陳這個人不錯,不管天晴下雨、冬天夏天,身上泥沽稍帶地在龍池山上幹。他從全國各地弄了許多杜鵑花來,請了一些人種在龍池邊上,花開的時候很好看。現在龍溪山上的人,都把老陳的名字叫做杜鵑花。其間我陪外地來的客人去遊覽龍池,也看到植物園已初具規模。在整齊的百家竹圍欄裏面,錯落有致地栽種着一些杜鵑,和不知名的什麼樹。但也有人說陳明洪不知搞些什麼名堂?把其它地方的野杜鵑,挖到龍池邊上來胡亂栽上!那些杜鵑在原來的地方,不是一樣活得好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