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馮長壽翻箱倒櫃的拿出了家中最好的牀單和被子,本來是要給楊烈蓋的,結果被楊烈送到了隔壁張國容的那間窯洞。楊烈心裏有點偷着樂,像他這樣經過真正極限生存考驗的人,就算晚上不蓋被子也能睡覺,可像哥哥這樣的大明星,走到哪裏都是住星級酒店,恐怕這輩子還是第一次住窯洞,晚上能不能睡着都要打個問號。
第二天上午,馮福保領着楊烈和客人們在黃土溝溝裏面轉了一大圈,見識了那所條件簡陋到無法形容,設施缺乏到如同空白一樣的小學校。當大家看到孩子們爬在用土磚做支撐的青石板上面上課和做習題時,覺得眼睛有些溼潤。
山楊村雖然閉塞,經濟也不發達,但因爲地處物產豐富的山區,至少依靠山裏的出產可以解決溫飽問題。而山楊村的小學,因爲歷代村民的共同努力維持,不僅保留了明清時期的私塾建築,還擴充了現代化的一些設施和教室,顯然比馮家衝小學要強上不少。
馮家衝小學,不僅設施簡陋,嚴重缺乏教育用具和教材,更麻煩的是這裏還缺少稍微具備教書資格的老師。哪怕是領着極低工資的民辦教師,在這個學校裏也沒有幾個。整座學校,只有兩名年紀超過五十歲的民辦老師!
張國容把楊烈拉到一邊,表示自己想給這所學校捐贈十萬港幣,楊烈婉轉的阻止了他這種撒錢行爲,而是建議張國容把這一大筆錢分開送。比如先給學校購置一批教學器材和書本,然後再出資修繕校舍,購買木質的座椅板凳,最後在想辦法從外地招募志願者來這裏支教,這樣就能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到刀刃上,不會被人從中動手腳。
張國容現在對楊烈已經完全信任,從離開港島這段時間以來,楊烈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的人品、能力和威望,所以楊烈的建議被張國容完全採納。張國容請楊烈爲下一步即將建立的慈善基金取名,楊烈毫不猶豫的說那就叫“榮德基金”,既大氣,又有內涵。張國容和湯賀德倆人都覺得好,於是未來大名鼎鼎的“榮德基金”就在大西北的一個黃土溝裏面定了下來。
楊烈一行既然跋山涉水的來到了這裏,自然不能什麼表示也沒有。他拿出一萬塊錢現金,分成了三份,其中一份五千元作爲馮家衝所有適齡孩童的年度學費,當着學校老師和圍觀家長的面,交給了村裏的出納。楊烈當衆宣佈,今後馮家衝的孩子上學學費,將由“榮德基金會”承擔,但必須要接受財務審覈和監督,任何人不得私自挪作他用,一經發現,則立即取消援助。
楊烈又將一份兩千元的現金交給了學校裏的兩名民辦教師手中,作爲他們堅守崗位的一點獎勵和生活補助。這點錢相對於他們爲村裏孩子所做的奉獻,實在是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