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民用行車記錄儀這玩意,在98年的國內還屬於稀罕物件,因爲價格昂貴,基本無人問津。
不過若說行車記錄儀的製造技術,其實並不複雜,無非是將一個數碼攝像頭和數據存儲介質整合到一個盒子裏面,再留一個數據導出端口,或者是即插即用的數據卡插槽。比起製造電腦芯片的技術,行車記錄儀還真不算啥高科技。
制約民用行車記錄儀在國內市場推廣的因素主要是價格成本、技術條件和民衆認知度。
相比於後世只需數百元就可以購買一臺32G存儲容量的行車記錄儀,98年時的民用行車記錄儀在國內市場還非常少見,購買一臺動輒需要花費數千上萬元,而且存儲容量還只有512M左右。加之國內民用轎車的保有數量還沒有出現爆炸式的增長,所以很少有人給自己的愛車購買這樣一個額外的裝置。
楊烈把楊積書、楊家和帶到申城後,給兩人分了工,其中楊積書跟着李振學習如何開公司,楊家和接替楊春到申城電子市場打工學習。楊家和原來在民兵連裏就喜歡跟大家討論各種武器裝備之類的性能參數,大到M軍的航母參數,小到19世紀的左輪手槍參數,他都能說出個七七八八,對某些外軍裝備的性能參數甚至比楊烈都要熟悉。楊烈也正是看準了楊家和的這個特點,所以把他放到技術換代特別快的電子市場,也算是投其所好。
楊家和開始接觸電子市場後,就瘋狂的購買各種雜誌期刊和計算機技術方面的報紙,把多餘的精力都用在瞭解和應用技術上。當他看到有關行車記錄儀的內容後,馬上想到的就是給楊烈的“座駕”安裝這個好東西!
民兵連的兄弟們都知道楊烈的性格不張揚,更不喜歡惹事,所以能給楊烈減少麻煩的事情,大家都會搶着去幹。行車記錄儀可以防止碰瓷,這就等於是給楊烈在減少麻煩,所以楊家和纏着楊烈要求購買進口的行車記錄儀,楊烈對於手下兄弟的好意和工作熱情當然不能拒絕,於是楊家和就給奧迪A8和奔馳都加裝了行車記錄儀。
當天晚上,潘向團用腳踹楊烈的車門時,楊烈已經把行車記錄儀取下來放進了座椅下面,並且從裏面掏出了存儲卡捏在手心裏。當楊烈跟楊善寶握手道別時,已經將存儲卡交給了楊善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