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翎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之所以要強調是在覈科學與技術領域是因爲還有天然的本底照射等情況出現。
實際上,本底輻射的劑量一個人大約就有3.13毫西弗。
而之所以會設定這個通行標準,更多的是對於核科學與技術領域發展的安全保障。比如對於一個核電廠,如果你證明不了對周圍公衆的輻射影響小於1毫西弗這一限值就拿不到建造許可證和運行許可證。
總而言之,1毫西弗/年是一個針對實踐、干預和放射源的管理限值,而不是一個是否產生傷害的安全限值。
只是,這個標準在2250年被打破了。
因爲“克隆”、“器官置換”等技術的發展,這種另一維度的“永生”導致人口的數量太過於龐大,再加上隨着工業的發展,人類對自然資源大肆開採與破壞,地球環境堪憂,各類資源也愈發緊俏。
人類想到邁向星河,尋求出路,宇宙探索計劃應運而生。
可探索宇宙需要的龐大能源要去哪裏找?
原子能,無疑是當時最有可能的出路。
由此,人們不再滿足於曾經對於核科學與技術領域的探索,希望加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