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小黃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曖昧的氣氛頓時煙消雲散。我愣了足足幾十秒才反應過來:“克拉拉·舒曼?!”
“嗯。”
也不怪我如此震驚,在這個女子嫁人後就要被冠以夫姓的年代,只有成就完全超越其丈夫的女性,才能被世人記住她們的本名。克拉拉就是其中之一。她是著名樂評家與作曲家羅伯特·舒曼的妻子,卻有着不遜色於當代任何一位男性鋼琴家的實力。相較於瑪格麗特這種背靠伯爵賺取名利的交際花,克拉拉是貨真價實的、受人敬仰的鋼琴演奏大師。
這樣出色的女士竟然想要見我。見我詫異地瞪大眼,埃裏克難得輕笑一下:“不用緊張,她只是很好奇你是怎樣的人。”
也是,克拉拉的名氣幾乎與舒曼相當,而“赫斯特”又一直被樂評人吹捧是法國的舒曼。作爲舒曼的妻子兼經紀人,她一定會來驗證一下這位法國舒曼的真實性。只是,埃裏克肯定擁有與舒曼不相上下的音樂才華,我卻不可能成爲第二個克拉拉。
“放平常心就好,她是一位很溫和的女士。”
我侷促地點了點頭。
跟着埃裏克走了兩步,我忽然想到,自從舒曼病逝後,克拉拉就經常出現在各種報紙雜誌上,她並沒有因爲丈夫的死去而消沉,反而回歸了鋼琴演奏事業,在歐洲各地頻繁演出,還把舒曼的名氣推向了一個從未有過的高度。因爲她的推廣,不少樂評人開始稱讚舒曼遼闊壯麗的想象力,吹捧他敏感憂鬱的音樂靈魂,他和克拉拉不顧阻撓的愛情故事,更是被傳爲佳話。
在他們之後,只要跟音樂沾邊的風流韻事,都能使報紙的銷量翻倍。“赫斯特”的出名,可以說是藉助了這股東風,“無低音的告白”也是在這時被世人熟知。上個月《雙面人》的演出,劇院幽靈的出現,雙重身份的虛實,更是把“法國舒曼”的名頭打得越來越響。這種情況下,克拉拉來找“赫斯特”不一定是什麼好事,也許會怪罪他借舒曼的名氣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