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的菸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馬幫的駝鈴在空中迴響,引領着十幾匹馬在後面跟隨。每一匹馬背上綁着五六個大包,每一個大包都用稻草包好,緊緊地貼在馬背的兩側。
這一趟行程的安全,陳伯康向易笑夫諮詢過。在廣西境內,不管是治安還是道路都做得很好,沒有什麼山匪路霸的,因爲這裏的人不是家裏的人當兵去了,就是當兵死了的家屬,地方政府都要關照他們,如果有人爲難他們,一旦查出就會受到處罰,嚴重的槍斃,其他的人家也能安居樂業,至少有田種,有飯喫,當然就不會有什麼強盜土匪了。
道路交通和治安很好,可馬幫的頭頭卻要求連夜趕路,讓陳伯康的疲勞感更加強烈,也想不通,在晚上住宿時問馬幫頭頭爲什麼要這樣。頭頭告訴他,這樣做就是爲了趕時間,路好就走的快,不好走就慢一點,而且快到雨季了,早點到也安全一些。
馬幫的頭頭叫拓世茂,是土生土長的本地壯族人,四十二歲,經驗豐富,話不多,走馬幫已經走了二十年了。用他自己的話說,再過兩年也幹不了這個活了,再幹下去也是給這些後生拖後腿了。
陳伯康對他是“大叔長大叔短的”叫着,套着話的東問西問,把馬幫的來龍去脈給摸了個七七八八。拓世茂也看出陳伯康不是個單純的學生,也是從他的言辭談吐看出來的,只是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能把他安全的帶到貴陽就完事了。
四天後到了桂林,陳伯康他們花了半天時間休整,然後又接着出發了。這半天時間只是讓他們補充乾糧,修訂馬蹄,以及其他準備工作。
陳伯康反倒覺得身體不疲累了,聽拓世茂說他已經抗過了疲勞期,以後走山路也可以連夜走了。唯獨讓他感到有點缺憾的事沒能在桂林洗個澡,看着那水清澈的就讓他心癢難耐。
兩天後,他們到了廣西的和貴陽的交界處,聽到拓世茂的提醒和警惕聲,大家立刻都緊張起來。聽他們說前面就是到了苗族人的寨子,一般他們會和當地人有些交易,或者送點鹽巴布匹之類的東西,權當做買路錢。
三天後,陳伯康跟着馬隊走在崎嶇不平的貴州東南的一個山道上,看着並不高大的山,綠樹匆匆的茂林,即便陽光從樹葉的空隙間射了進來,也幽暗的讓人有些害怕,山間的涼風一吹,發出古怪的聲音,更增添了一絲恐懼的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