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男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關於詩仙的小故事太多了。什麼高力士爲其脫靴,楊國忠爲其磨墨,數十妃嬪爲呵筆等等,不勝枚舉。
鍾楚南講了一個關於李白夢筆生花的小故事:
據天寶遺事記載,李白年少之時,曾夢見自己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來果然天才橫溢,名聞天下。又記載李白嗜酒,不拘小節,但沉酣中所撰寫之文章,未曾錯誤;與人議事,也多半不出李白所論,所以時人稱之爲醉聖。
別人或許聽不出來,可我聽出來了,他對文史,或者對李白,不過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不過,這廝絕對是一塊當助理的料,或許他對李白並無興趣,只是爲了博得主子的歡喜,纔去刻意去關注李白生平的。而且看他的表情也像有意在劉知遠面前表現自己。
鍾楚南竟然把李白夢筆生花說成是“夢筆生花”這個成語的出處,我差點沒忍住要撲哧笑出來。
但劉知遠是聽出來了,等鍾楚南洋洋得意地講完,他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笑道:“楚南,你這個小故事講得很有意思,但是你錯把這個小故事當成夢筆生花這個成語典故出處了。”
劉知遠果然不同凡人,他是個就事論事、實事求是的人,這正是他不同與凡人的地方,他不會照顧別人的情緒或者面子,而去說一些違心的話,他會直接表達出自己內心的喜惡。
這樣的人在這個社會是越來越少了,幸虧他身居高位,否則他這種性格會得罪一大批人。人的性格多半是天生的,而且後天很難修正。像劉知遠種性格的人還能榮登如此高位,不外乎兩種情況,要麼他運氣好,要麼他的確才高過人!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們那個年代的社會,或許敢於說真話的人比如今這個社會多得多吧?社會風氣還沒有淪落到現在這種扭曲的程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