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頑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晚上聚聚的話大家一般會來,中午聚在一起有些人就不方便了,畢竟30歲左右的員工,大部分在大部分單位都是中下層,所以聯繫了一通電話,還也只有兩個人答應來,其他幾位還要看看。
幾位同學中,餘鄂和其中一位關係不錯,這會兒正給餘鄂電話:“餘鄂,中午吳沒菜叫喫飯,你去嗎?”
在同學們中,吳有才有個外號叫吳沒菜。
餘鄂所讀的陽山第一中學,那時候實行的也是寄宿制。因爲學校比較偏僻,離縣城比較遠,那時候學校只提供蒸飯服務,不像後來的學校食堂,既可以買到飯還可以買到菜。
那時候食堂只有教師食堂,學生要喫飯的話得自己準備。大家都是自己帶米帶菜,弄一個大搪瓷缸或者是鋁飯盒,自己淘好米後交給廚房,每個人交一張蒸飯券後,廚房師傅幫忙蒸熟。
下飯的菜得自己帶,一般學生都是帶點梅乾菜、剁辣椒、豆豉等炒成的菜,喫飯的時候挖一塊放飯裏伴着喫。那時候吳有才母親是財政局行財科科長,手上大權在握,是各鄉鎮領導和財政所拍馬屁的對象。
學校附近幾個鄉鎮財政所的工作人員,經常會從鄉政府食堂炒點菜送過來,給吳有才改善改善生活。鄉政府食堂送來的菜,不但新鮮美味,而且肯定是肉比菜多,有時候甚至還有炸魚等一般人家裏難得喫到的菜。
這下餘鄂他們宿舍,自然就成了同學們喫飯的聚集點,吳有才那些菜經常會被大家共產掉。剛開始吳有才也無所謂,後來他就開始利用這個好菜,團聚其一幫和他關係好的小夥伴。
其他人要想試試他的好菜,那你想也別想,所以每到喫飯的時候,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沒菜了,沒菜了,真的沒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