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三十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其後的四百年間,耶路撒冷這座聖城先後被亞述人、巴比倫人以及波斯人攻克,那座恢弘的聖殿屢次毀於戰火。其城牆被推到、城堡被焚燬,猶太人也遭到了上帝的詛咒,被趕出了他們的故地,成爲永世流浪的孤魂野鬼。
後來羅馬帝國佔領耶路撒冷,當時的羅馬皇帝哈德良重建了耶路撒冷,猶太人被允許在一年內只能在阿夫月的第九天入城。
而在這一天,猶太人可以在西牆前哭泣。這也就是“哭牆”的由來。
一直到公元7世紀,耶路撒冷成了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當時的中東是世界的兩大中心,其輝煌富庶的程度和華國的唐朝幾乎持平。一個民族也好,一個國家也好,只要繁榮強大,基本都是寬容大度的(除了現在的美帝英法),所以當時的阿拉伯帝國和伊斯蘭教,以一種包容的態度允許猶太人回到聖城耶路撒冷定居。
但好景不長,1096年,當時的天主教皇烏爾班二世以幫助拜占庭皇帝阿歷克塞一世復國的名義,召集西方世界的基督徒,發起了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那些野蠻的罪犯、破產者以及各種心懷叵測的人喊着奪回聖城、驅逐異教徒、解放伊斯蘭佔有地的口號,在1099年攻入了耶路撒冷。
他們屠殺了整個城市的穆斯林和猶太人,在此之後,嚐到甜頭的搶劫犯們開始了長達兩百年的九次十字軍東征。
那是歐洲黑暗漫長的中世紀曆史中最不堪最動盪的年月,也造就了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長達千年血與火的仇恨,直到今天還在延續無法消弭。
而聖殿騎士團則是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出現的一個組織。
當天主教志願軍佔領了耶路撒冷以後,歐洲的基督徒們便源源不斷的去往耶路撒冷朝聖,參拜耶穌墓。但沿路動盪不安,不時有朝聖者被搶劫甚至被殺害。